[发明专利]分布式不等差错保护LT码的编码译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2211.5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伟;文红;吴斌;刘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不等差错保护LT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包括:两信源各自独立地发送数据信息包,两信源都采用度分布RSD进行编码,然后发送到中继节点;中继节点接收到数据信息包:分别以概率p1、p2选择来自于信源s1、s2的数据信息包进行编码后发送到目的节点;以概率p3=1-p1-p2异或来自于信源s1和s2的数据信息包,形成新的异或数据信息包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不等 差错 保护 lt 编码 译码 方法 | ||
【主权项】:
1.分布式不等差错保护LT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两信源s1、s2各自独立地发送数目分别为ρk、k的数据信息包,其中0≤ρ≤1,两信源都采用度分布RSD进行编码,然后发送到中继节点R;S2:中继节点R接收到来自信源s1和s2的数据信息包后,做如下处理:(1)以概率p1选择来自于信源s1的数据信息包进行编码后发送到中继节点R,同样以概率p2选择来自于信源s2的数据信息包进行编码后发送到中继节点R,最后传输到目的节点D进行译码;(2)以概率p3=1-p1-p2异或来自于信源s1和s2的数据信息包,形成新的异或数据信息包
后,发送到中继节点R,经过中继节点R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包传输到目的节点D进行译码;S3:两个不等长信源s1和s2经过分布式编码译码后,目的节点D接收到足够多的编码后的数据信息包后恢复两个信源的原始数据信息包,定义BER1、BER2分别为信源s1和s2的错误概率,引入帕累托最优状态,选择这个最优状态来控制两个不等长信源s1和s2的错误概率,当要重点保护信源s1的数据信息包时,把信源s1的错误概率降低,使BER1<BER2;反之,当要重点保护s2的数据信息包时,把信源s2的错误概率降低,使BER1>BER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2221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