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川沙塘鳢与鸭绿沙塘鳢杂交育种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7175.1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2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尹绍武;祝斐;张丽娟;胡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育种育苗的方法,包括亲本选择、培育和生殖调控、人工授精和孵化、仔稚幼鱼培育。杂交鱼具有父本和母本的优良特性,可实现杂交鱼苗规模化生产,有望杂交培育出沙塘鳢新品系(种),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塘鳢鱼养殖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河川 沙塘鳢 鸭绿沙塘鳢 杂交育种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育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亲本选择;二)亲鱼培育和生殖调控;三)人工授精和孵化;四)仔稚幼鱼培育; 一)亲本选择:挑选出个体健壮,无病害、无伤残、体表无寄生生物、营养状况良好,1龄以上的河川沙塘鳢作为母本,规格为45g~120g;同样条件筛选符合要求的鸭绿沙塘鳢作为父本,规格为60g~150g; 二)亲鱼培育和生殖调控:将亲鱼个体按照雌雄比例分别放入室内的玻璃缸中培育,培育密度每缸15~25尾/m3,溶氧维持在5mg/L以上,光照600~800Lux,循环微水流刺激,日换水1~2次;亲本培育期间以投喂无病害的活饵料小虾为主;河川沙塘鳢雌鱼水温控制在20℃~24℃,鸭绿沙塘鳢雄鱼水温控制在18℃~20℃; 三)人工授精和孵化:包括:1)授精准备;2)人工授精;3)洗卵;4)受精卵孵化 1)授精准备:观察亲鱼性腺发育状况,挑选雌鱼成熟度好,(标准为腹部外观膨大)手感松软而有弹性,生殖突前段较饱满,轻压卵巢,取少量卵子于解剖镜下观察卵子成熟情况待用;挑选性腺成熟的雄鱼(标准为生殖突微红),通过腹部挤压法收集精巢内的精液,并用显微镜检查精子活力;整个挤卵过程在10min内完成;采精过程不能有水分或尿液掺入,时间控制在10min内; 2)人工授精:采用干法授精,向盛有精液的小瓷碗中挤入卵子,混匀完毕后加入精子激活液,倒于网盘上,受精过程要求在5min内完成,小瓷碗的碗口内径9cm,深度3.5cm; 3)洗卵:受精卵附着网盘10min后,用24±1℃的新鲜淡水洗卵2遍,把洗好的有受精卵的网盘浸泡于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消毒,同时挑去死卵,时间控制在10min; 4)受精卵孵化:河川沙塘鳢雌鱼×鸭绿沙塘鳢雄鱼受精卵为黏性卵,有油球,透明、纺锤形,卵黄分布在球体中央位置,受精卵盘在60×50×40cm的水缸中进行孵化,水温从23℃逐渐升至26℃,每24h上升1℃,溶解氧≥6mg/L,pH值6.5~7.5,光照在600~2000Lux的孵化条件下,受精卵经336h左右孵化,仔鱼脱膜孵出; 四)仔、稚和幼鱼培育:出膜平游后的仔鱼12~24h内开口喂食已消毒的60~80目大小过滤的枝角类,上午8点和晚上7点各投喂一次,投喂密度为1~3个/mL,仔鱼至出膜的14~25天内投喂以40~60目过滤的枝角类或小型桡足类为主,投喂密度0.5~2个/mL,60~80目的枝角类或丰年虫幼体为辅,投喂密度1个/mL;鱼苗孵化后,先在60×50×40cm的水缸中培育20~25天,14天时分苗一次;当鱼苗生长至2cm,体表鳞片发育完成,特征斑纹清晰,转入10m3大池中投喂水蚯蚓,经15~20天培育成3cm左右规格鱼苗时投喂摇蚊幼虫或水蚯蚓,其投喂情况视吃食情况而定,苗种密度为300~400尾/m3;培育时水温25±1℃,溶氧维持在5mg/L 以上,光强控制在1000~2000Lux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9717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FNIRI和ERP的表情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咸菜丁糯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