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噻虫胺合成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3173.9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军;王琴;何广科;武奕;王昆彦;孙艳雪;宋广亮;刘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32 | 分类号: | C07D277/32;A01N5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噻虫胺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1-甲基-5-丙基-2-硝基亚氨基-六氢-1,3,5-三嗪和2-氯-5-氯甲基噻唑反应结束后加入食盐水和有机溶剂,搅拌萃取分离,有机相过滤,滤液冷却至0℃以下结晶,抽滤得1-(2-氯噻唑-5-甲基)-2-硝基亚胺基-3-甲基-5-正丙基-六氢-1,3,5-三嗪,然后在稀盐酸分解得噻虫胺。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在得到中间体1-(2-氯噻唑-5-甲基)-2-硝基亚胺基-3-甲基-5-正丙基-六氢-1,3,5-三嗪粗产品后处理过程中用混合溶液萃取法克服了原有技术需要重结晶或柱层析提纯的问题,易扩大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虫胺 合成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噻虫胺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1‑甲基‑5‑丙基‑2‑硝基亚氨基‑六氢‑1,3,5‑三嗪和2‑氯‑5‑氯甲基噻唑反应结束后加入食盐水和有机溶剂,搅拌萃取分离,有机相过滤,滤液冷却至0℃以下结晶,抽滤得1‑(2‑氯噻唑‑5‑甲基)‑2‑硝基亚胺基‑3‑甲基‑5‑正丙基‑六氢‑1,3,5‑三嗪。然后在稀盐酸作用下分解得噻虫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731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级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视觉金属罐内壁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