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无人或动静态人的红外探测器的燕尾槽平移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4545.5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8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卢娴;孙琴叶;周小琴;吴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无人或动静态人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燕尾槽平移装置及其方法。它由固态继电器、电磁铁线圈、燕尾槽滑块、燕尾槽、复位弹簧、盖板组成,燕尾槽滑道底部开通孔、是探测器外部红外信号的窗口;燕尾槽平移机构采用固态继电器+电磁铁的电驱动,使探测器具有检测无人或动静态人的功能;自润滑材料制造燕尾槽滑块和燕尾槽,燕尾槽平移机构则具有多向受力、少/免维护的优点;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信号调理模块倒装内嵌在滑块内、滑块顶与滑槽顶齐平,确保滑块重心位于滑槽内;盖板两端面分别设计成平/凹面,盖板平/凹面的朝向根据探测器的顶/壁安装调整,有利于探测器的规模化生产、有助于用户减少备品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无人 静态 红外探测器 燕尾 平移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检测无人或动静态人的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燕尾槽平移装置,包括顺次相连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00)、模拟信号调理模块(200)、采样、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00);其特征在于由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电气执行器(400)、燕尾槽平移机构的机械执行器(500)组成;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00)、模拟信号调理模块(200)、采样、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300)、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电气执行器(400)、燕尾槽平移机构的机械执行器(500)、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00)顺次环形连接;所述的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电气执行器(400)包括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固态继电器IRFP150(410)、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电磁铁线圈(420);采样、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模块中MCU的IO控制线与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固态继电器IRFP150(410)输入端相连,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固态继电器IRFP150(410)输出的一端与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电磁铁线圈(420)的一端相连、电磁铁线圈(420)的另一端经电源与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固态继电器IRFP150(410)输出的另一端相连,形成受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固态继电器IRFP150(410)控制的电磁铁电气回路;所述的燕尾槽平移机构的机械执行器(500)包括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滑块(530)、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540)、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复位弹簧(550)、燕尾槽平移机构的挡块(560)、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第一盖板(581)、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第二盖板(582),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滑道底部开通孔(570),通孔是探测器外部红外信号的窗口;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底座设计为燕尾槽形状,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滑块(530)安装在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540)内、构成滑动副,燕尾槽滑块在燕尾槽滑道中作平移滑动;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固态继电器IRFP150(410)和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电磁铁线圈(420)固定在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第二盖板(582)上;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复位弹簧(550)一端固定在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第一盖板(581)上,燕尾槽平移机构的复位弹簧(550)另一端固定在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滑块(530)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00)与模拟信号调理模块(200)一起安装在燕尾槽滑块(530)上;燕尾槽平移机构的挡块(560)固定在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540)底部的上侧、处于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燕尾槽滑块(530)和燕尾槽平移机构的第一盖板(581)之间;燕尾槽平移机构第一盖板(581)的两个端面分别设计成平面和凹面,燕尾槽平移机构第二盖板(582)采用燕尾槽平移机构第一盖板的同一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4454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