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冷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2771.1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岩桦;高南沙;虞烈;段福伟;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H02K5/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冷却结构,电机定子和转子表面的保护套之间的气隙流道,采用轴向倾斜设计,这样在电机工作运行时,利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迫使流道内的空气流动,加速空气循环,在转子表面开通风孔,空气可以进一步冷却转子内部,在电机定子与电机壳体之间设有气隙,便于空气循环流通,在电机壳体外部加装水套,这样避免了传统设计上的采用在电机轴上加装风扇的结构,减小了振动和噪声,此结构可以形成两路风冷循环,一路水冷循环,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冷却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永磁 同步电机 冷却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机转子(6),电机转子(6)安装在电机定子(1)内部,支撑于电机前端盖(10)、电机后端盖(4)上,电机前端盖(10)装在电机壳体(3)前段,电机前端盖(10)和电机定子(1)之间形成前端腔体,电机后端盖(4)装在电机壳体(3)后端,电机后端盖(4)和电机定子(1)之间形成后端腔体,电机定子(1)和电机壳体(3)之间设有气隙,其特征在于:电机转子(6)采用空心结构(7),电机转子(6)上两端设有通风孔,两端的通风孔分别与前端腔体、后端腔体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3277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