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复合油管管柱起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4349.3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申晓莉;朱天寿;曾亚勤;郭方元;胡美艳;巨亚锋;于九政;徐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22 | 分类号: | E21B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杜伊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油管管柱起下设备,是为提升柔性复合油管管柱的有效作业效率而设计的。本起下设备主要由收放线机构、排线机构、牵引机构和井口扶正机构组成。排线和收放线机构用于油管的排列与缠绕,牵引机构用于控制油管移动,井口扶正机构用于保证油管对准井口,顺利起下。本发明通过滑轮组引导及设备变频控制,保持各组件的运行协调一致,实现柔性复合油管管柱的起下作业,无需安装变压器等电路设备,符合一般抽油机井场的使用条件,能方便井场作业,有效避免柔性复合油管外壁的磨损、刮伤和拉伤,保证其完整下入或起出注水井筒。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复合 油管 管柱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柔性复合油管管柱起下设备,其特征在于:本起下设备包括收放线机构(1)、排线机构(2)、牵引机构(3)、支杆(4)、上鹅颈滑轮(5)、下鹅颈滑轮(6)、井口扶正机构(7)、三角支架(8)和底座(9):收放线机构(1)的收放线盘(1.1)固定在收放线支架(1.2)上,支架(1.2)两端设有控制收放线盘(1.1)转速和移动方向的收放线驱动装置(1.3);排线机构(2)的丝杠(2.3)设在排线支架(2.5)上,丝杠(2.3)一端连接控制其旋转的排线驱动装置(2.4);排线仪(2.1)连接在丝杠(2.3)上,其壳体两侧设有限位开关(2.2);牵引机构(3)锁紧部分:框体(3.6)的顶面(3.5)上设有吊耳(3.7),框体(3.6)两端面上设有同心的油管孔(3.4);框体(3.6)右端面外壁上设有一个手轮(3.12)和围绕油管孔(3.4)的、均布的、由链条链接的锁紧链轮(3.11),其中一锁紧链轮(3.11)通过手柄连接手轮(3.12);框体(3.6)右端面内壁连接对应锁紧链轮(3.11)的驱动轴(3.10);每个驱动轴(3.10)均通过连杆(3.13)连接各自对应的锁紧条(3.8)的右端;锁紧条(3.8)上均套装皮带(3.9),锁紧条(3.8)下方设有皮带支撑(3.14),锁紧条(3.8)左端均设有驱动皮带(3.9)转动的皮带轮(3.2);牵引机构(3)传动部分:框体(3.6)的左端面内壁上设有一个电机链轮(3.15)和围绕油管孔(3.4)的、均布的、由链条链接的驱动链轮(3.16),其中一驱动链轮(3.16)链接电机链轮(3.15),电机链轮(3.15)连接设在框体(3.6)左端面内壁下部的电机(3.1),每个驱动链轮(3.16)均通过传动连杆(3.3)连接各自对应的皮带轮(3.2)。支杆(4)一端连接吊耳(3.7),一端连接上鹅颈滑轮(5);下鹅颈滑轮(6)通过三角支架(8)固定于框体(3.6)右端面下部;上鹅颈滑轮(5)和下鹅颈滑轮(6)的弯曲度为柔性复合油管(10)的最小弯曲半径;井口扶正机构(7)的底座(7.4)上设有扶正驱动装置(7.1)和传动箱(7.3),传动箱(7.3)内设有滑轮组(7.2),滑轮组(7.2)通过皮带连接扶正驱动装置(7.1),传动箱(7.3)上设有用于穿插柔性复合油管(10)的通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434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