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火电机组的燃烧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1806.3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倪子俊;丁满堂;武瀚;杨琦;成静;孔刘娟;张颖;景桂玲;彭月喜;石勇;于秀兰;王蓉;陈辉;潘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N5/00 | 分类号: | F23N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的燃烧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的运行人员采用手动调节锅炉燃烧系统的控制方法不能达到对大型机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进行快速负荷响应和稳定控制的问题。包括PID模块、加减模块、大选模块、小选模块、函数模块、微分模块、燃料主控制器、燃油压力调节系统、给煤机、锅炉负荷指令、总风量、总燃料量、烟气含氧量、炉膛压力、一次风机导叶、送风机导叶和引风机导叶等搭建成实时在线优化电路,构成一个独立的动态跟踪和稳定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解决了对大型锅炉燃烧系统的动态跟综和稳定控制的技术问题,可提高锅炉的热经济性指标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火电 机组 燃烧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的燃烧控制系统,包括燃料主控制器、燃油压力调节系统、给煤机、加减模块、函数模块和比例微分积分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小选模块(XX)的输入端C1与锅炉所在机组的总风量信号V连接,小选模块(XX)的输入端C2与锅炉所在机组的锅炉负荷指令MB连接,小选模块(XX)的输出端01与第一加减模块(J1)的输入端C3连接,第一加减模块(J1)的输入端C18与锅炉总燃料量信号B连接,第一加减模块(J1)的输出端02与燃料主控制器的输入端C4连接,燃料主控制器的输出端03与给煤机A的输入端C5连接,给煤机A的输出端030分别与第四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4)的输入端E1和第五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5)的输入端D2连接,第四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4)的输入端D1连有锅炉A磨一次风量信号F1,第五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5)的输入端E2上连接有锅炉A磨出力信号U1,第四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4)的输出端04与第二大选模块(DX2)的输入端C10连接,第五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5)的输出端与锅炉A磨碾压力控制端P1连接,第二大选模块(DX2)的输出端014与第二函数模块(F2(X))的输入端C38连接,第二函数模块(F2(X))的输出端015与第五加减模块(J7)的输入端C15连接,第五加减模块(J7)的输出端O16与比例微分调节模块(PI)的输入端C16连接,比例微分调节模块(PI)的输出端O17分别与一次风机入口导叶控制端A1和一次风机入口导叶控制端A2连接;第一函数模块(F1(X))的输入端C20与机组的主蒸汽流量信号D连接,第一函数模块(F1(X))的输出端021与第二加减模块(J2)的输入端C21连接,第二加减模块(J2)的输入端C22上连接有锅炉的烟气含氧量O2%信号,第二加减模块(J2)的输出端022与第一比例微分积分调节模块(PID1)的输入端C25连接,第一比例微分积分调节模块(PID1)的输出端019与第三加法模块(J8)的输入端C24连接,第三加法模块(J8)的输入端C23与第一大选模块(DX1)的输出端018连接,第一大选模块(DX1)的输入端C19与锅炉所在机组的锅炉负荷指令MB连接,第一大选模块(DX1)的输入端C17与锅炉总燃料量信号B连接,第三加法模块(J8)的输出端028与第二比例微分积分调节模块(PID2)的输入端C36连接,第二比例微分积分调节模块(PID2)的输入端C37与第一加法模块加法模块(J3)的输出端020连接,第一加法模块加法模块(J3)的输入端C26与锅炉的总一次风量信号V1连接,第一加法模块加法模块(J3)的输入端C27与锅炉的总二次风量信号V2连接,第二比例微分积分调节模块(PID2)的输出端025分别与送风机入口导叶控制端A3、送风机入口导叶控制端A4和连接,微分模块(WF)的输入端C33连接,炉膛压力设定值模块(P0)的输出端O23与第六加减模块(J9)的输入端C28连接, 第六加减模块(J9)的输入端C29连接有锅炉的炉膛压力信号PS,第六加减模块(J9)的输出端027与第三比例微分积分调节模块(PID3)的输入端C30连接,第三比例微分积分调节模块(PID3)的输出端024与第二加法模块(J4)的输入端C31连接,第二加法模块(J4)的输入端C32与微分模块(WF)的输出端029连接,第二加法模块(J4)的输出端026分别与第三加减模块(J5)的输入端C34和第四加减模块(J6)的输入端C35连接,第三加减模块(J5)的减数输入端上连接有超驰信号X1,第四加减模块(J6)的减数输入端上连接有另一超驰信号X2,第三加减模块(J5)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引风机的入口导叶控制端A5,第四加减模块(J6)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引风机的入口导叶控制端A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18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芳纶输送带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坎地沙坦酯C型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