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急性毒性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0981.0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0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秦伟;张倩玉;丁家旺;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质急性毒性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利用亚硝化细菌受到有毒物质抑制后,氧化铵离子的速率减小的程度来进行毒性分析。将细菌和选择性电极串联于流动分析系统中,首先将样品通入系统与细菌作用,而后转换介质,通入含铵离子的缓冲溶液,细菌氧化铵离子的速率可由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得的电位信号变化计算得到。本发明采用介质转换方法,消除了基体效应,并避免了样品对电极的污损。采用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氨氧化速率,避免了利用氧电极测定溶解氧时其它好氧细菌的干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急性 毒性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水质急性毒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固定有亚硝化细菌的滤膜支架和铵离子选择性电极串联于流动分析系统中,首先将样品通入系统使其与细菌作用,而后转换介质,向系统通入含铵离子的缓冲溶液,亚硝化细菌氧化铵离子生成亚硝酸根,铵离子浓度的变化由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得,铵离子浓度的变化量表征细菌的代谢活性,代谢活性降低,消耗铵离子浓度的量减小,根据减小的程度进而确定水质的急性毒性;具体为(a)将含有10‑6‑10‑2M氯化铵的缓冲溶液通过串联有固定亚硝化细菌的滤膜支架和铵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流动分析系统,使氯化铵与亚硝化细菌作用,产生的电位信号作为对照信号;(b)转换介质,将待测样品仅通入流动分析系统中的固定亚硝化细菌的滤膜支架,使待测样品与细菌作用,而后通过转换阀使待测样品进入废液池;(c)用含有10‑6‑10‑2M氯化铵的缓冲溶液通过串联有固定亚硝化细菌的滤膜支架和铵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流动分析系统,使氯化铵与亚硝化细菌作用,产生的电位信号作为样品信号;(d)根据对照信号和样品信号计算氨氧化速率,进而计算出抑制率;抑制率(%)=(对照氨氧化速率‑样品氨氧化速率)/对照氨氧化速率×100%;流动分析系统包括样品池(2)、切换阀(3)、蠕动泵(4)和检测池(8);其中样品池(2)和检测池(8)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样品池(2)和检测池(8)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两个控制溶液流动方向的切换阀(3),两个切换阀(3)之间的管路设有用于载动溶液流动的蠕动泵(4)和固定亚硝化细菌的滤膜支架(5);其中检测池(8)上插设有电位测量装置,并且另一端与第二废水池(12)相连;所述检测池(8)前的切换阀(3)与第一废水池(7)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098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