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对撞物质分解燃烧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1002.5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赖正平;赖厚安;钟伟;石雄伟;肖俊勇;刘文治;陈颖;梁星全;王力宁;肖俊华;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正平 |
主分类号: | B01D1/14 | 分类号: | B01D1/14;B01D1/30;F22B3/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蒸汽对撞物质分解燃烧循环装置。它主要由第一液体进料罐、第二液体进料罐、第一固体进料罐、第二固体进料罐、热水交换罐、高压柱塞泵、干燥式蒸汽发生器、高压喷雾装置、物质蒸汽分解盘管、喷爆冷却还原室、恒温炉、循环泵、燃料进料罐、高位膨胀槽、低位储油槽、分汽缸、汽轮机和发电机组成;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解决传统锅炉缺陷,突破蒸汽温度无需刻意通过压力实现。2.本发明解决传统工艺生产,运用蒸汽可供热能、发电,海水淡化、污水、垃圾处理、高速物质分解,浓缩、提取、干燥、产品深加工、800℃高温炉本体再热蒸汽裂解氢氧循环燃烧、物质再热蒸汽燃烧,是一机多用的高效、节能减排及环保设备。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物质 分解 燃烧 循环 装置 | ||
【主权项】:
蒸汽对撞物质分解燃烧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第一液体进料罐、第二液体进料罐、第一固体进料罐、第二固体进料罐、热水交换罐、高压柱塞泵、干燥式蒸汽发生器、高压喷雾装置、物质蒸汽分解盘管、喷爆冷却还原室、恒温炉、循环泵、燃料进料罐、高位膨胀槽、低位储油槽、分汽缸、汽轮机和发电机组成;1)各部件的结构如下:1.1)所述第一液体进料罐和第二液体进料罐为空罐体,内盛装需分解的液体物料;1.2)所述第一固体进料罐和第二固体进料罐为空罐体,内盛装需分解的固体颗粒物料;1.3)所述热水交换罐为空罐体,内盛装水;1.4)所述燃料进料罐为空罐体,内盛装燃料;1.5)所述高位膨胀槽为空罐体,内盛装膨胀后的导热油;1.6)所述低位储油槽为空罐体,内盛装导热油;1.7)所述恒温炉为恒温加热的炉体,炉体外有保温层,内为加热室,加热室内设有带导热油进、出口管的导热盘管、物料燃烧管和耐高温蒸汽金属盘管;1.8)所述喷爆冷却还原室前端安装有调节补充风机、内部装有分离膜网、下方安装有回收池、外有冷却夹层、尾端安装有余热冷却水管和冷凝水过滤池;1.9)所述干燥式蒸汽发生器为外有保温层的多层环状密封环道,分别是第一导热油层、第二导热油层、第三导热油层、第四导热油层、第五导热油层、第六导热油层、第七导热油层和第八导热油层,第一蒸汽层、第二蒸汽层、 第三蒸汽层、第四蒸汽层、第五蒸汽层、第六蒸汽层和第七蒸汽层,第一蒸汽层与第二蒸汽层、第二蒸汽层与第三蒸汽层、第三蒸汽层与第四蒸汽层、第五蒸汽层与第六蒸汽层、第六蒸汽层与第七蒸汽层分别设有连通管,第一导热油层与第二导热油层、第二导热油层与第三导热油层、第三导热油层与第四导热油层、第四导热油层与第五导热油层、第五导热油层与第六导热油层、第六导热油层与第七导热油层、第七导热油层与第八导热油层分别设有连通管;2)所述一种蒸汽对撞物质分解燃烧循环装置所述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如下:热水交换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高压柱塞泵的进口连接;高压柱塞泵的出口通过高压柱塞泵管道出口管和高压喷雾装置与干燥式蒸汽发生器的第一蒸汽层的进口连接;干燥式蒸汽发生器的第七蒸汽层出口通过蒸汽层出口管道与分汽缸的进口连接;分汽缸的三个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物质蒸汽分解盘管、物料蒸汽燃烧管、耐高温蒸汽金属盘管和汽轮机的进口连接;在与物质蒸汽分解盘管连接的管道上分别安装第二固体进料罐和第二液体进料罐;在与物料蒸汽燃烧管连接的管道上分别安装第一固体进料罐和第一液体进料罐;在与耐高温蒸汽金属盘管连接的管道上安装燃料进料罐;物质蒸汽分解盘管的出口与喷爆冷却还原室的进口连接;喷爆冷却还原室的冷却夹层的进、出口管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管道的出、进口管连接,在冷却夹层下方装有回收池;喷爆冷却还原室内部通过余热冷却水管的出口与热水交换罐的进口连接,在连接管道上装有冷却水过滤池;恒温炉的导热盘管出口通过导热油进口管道分别与汽发生器的第一导热油层的进口和低位储油槽的进口连接;恒温炉的导热盘管进口通过导热油出口 管道与循环泵的出口连接;循环泵的出口与干燥式蒸汽发生器的第八导热油层进口连接;高位膨胀槽的出口与低位储油槽进口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正平,未经赖正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0100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