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频干扰对间电磁耦合薄弱路径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027.0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苏东林;吴亮;贾云峰;苏航;魏嘉利;刘焱;马超;胡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多频干扰对间电磁耦合薄弱路径的确定方法,属于电磁兼容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系统中干扰源和敏感体间的电磁耦合关系转化为有向图,并使用仿真和测试的方法在不同频点处对耦合有向图的边进行赋值,然后对多个电磁干扰耦合有向图采用最短路径寻迹的方法,从中寻找出每对干扰源与敏感体在相应干扰频点处的薄弱耦合路径,最后将所有薄弱路径上的顶点按照在薄弱链路上出现的次数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的顺序来实现对干扰链路上的耦合通道进行整改。从而高效、准确的实现了系统电磁兼容性故障的修复和加固,可以低成本、准确、有效的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对系统电磁兼容性的加固和整改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扰 电磁 耦合 薄弱 路径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频干扰对间电磁耦合薄弱路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在干扰源和敏感体已知的情况下,获取系统内干扰对间的电磁干扰耦合网络;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电磁干扰耦合网络转换成有向图;第三步:根据有向图顶点的度和有向图的分支对有向图进行简化;第四步:对有向图进行赋值,得到多个赋值耦合有向图;第五步:确定有向图在不同干扰频率条件下干扰源到敏感体间的最短耦合路径;第六步:对所述最短耦合路径进行整改和加固,具体为:(1)将所有最短耦合路径上的除了干扰源和敏感体的顶点按照顶点出现的次数进行排序;(2)对出现次数最多的顶点进行整改和加固,并去除整改顶点所在的最短耦合路径;(3)判断出现次数次之的顶点是否在剩余的最短路径中,若在则对该点进行整改并去除该顶点所在的最短耦合路径。若不在则考虑下一个顶点。直到所有最短耦合路径都进行一次整改和加固;第七步,重复第四步~第六步,直到电磁干扰耦合符合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8502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手势切换话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转矩分段控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