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0091.5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川上悠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9/03 | 分类号: | H01R9/03;H01R9/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毛立群,李浩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连接器具备多个第一接触器(51)和多个第二接触器(52)。第一接触器(51)具备第一可动接点部(51a)和具有比第一可动接点部(51a)的宽度宽的宽度并且与电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51b)。第二接触器(52)比第一接触器(51)的长度短,具备第二可动接点部和不与电线直接连接的接地接点部(52b)。接触器收容构件(23)以使第二接触器(52)的电线侧的端部与第一接触器(51)的电线连接部(51b)相比偏向被插入部(21a)侧的方式,并排地收容第一接触器(51)和第二接触器(52)。引导构件(3)具备与第二接触器(52)的接地接点部(52b)接触的接地端子(31)。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主权项】:
一种连接器,将具有多个电线的电缆(C)连接于连接对象,所述连接器具备:外壳(1),由绝缘体构成;插头部(2),具有被插入于所述连接对象的插口的被插入部(21a),以该被插入部(21a)从所述外壳(1)突出的方式收容于所述外壳(1);以及引导构件(3),由绝缘体构成,收容于所述外壳(1),将所述多个电线导引到所述插头部(2),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部(2)具备:形成有所述被插入部(21a)的由导体构成的壳体(21)、多个第一接触器(51)、多个第二接触器(52)、以及由绝缘体构成的接触器收容构件(23),各个第一接触器(51)具有第一可动接点部(51a)和电线连接部(51b),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51a)在所述被插入部(21a)插入于所述插口时与所述插口的信号用接触器进行弹性接触,由此与该信号用接触器电连接,所述电线连接部(51b)具有比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51a)的宽度宽的宽度,与所述电线连接,各个第二接触器(52)具有比所述第一接触器(51)的长度短的长度,并且具有第二可动接点部(52a)和接地接点部(52b),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52a)在所述被插入部(21a)插入于所述插口时与所述插口的接地用接触器进行弹性接触,由此与该接地用接触器电连接,所述接地接点部(52b)不与所述电线直接连接,所述接触器收容构件(23)以使所述第二接触器(52)的所述电线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接触器(51)的所述电线连接部(51b)相比偏向所述被插入部(21a)侧的方式,并排地收容该第一接触器(51)和该第二接触器(52),所述引导构件(3)具备与所述第二接触器(52)的所述接地接点部(52b)接触的接地端子(31),所述引导构件(3)具备收容所述接地端子(31)的接地端子收容槽(3d)和对所述接地端子(31)进行卡定的卡定孔(3g),所述接地端子(31)具备与所述第二接触器(52)的所述接地接点部(52b)弹性接触的第三可动接点部(31b),所述接地端子(31)具备从所述卡定孔(3g)突出的突出部(31c),所述电缆(C)具备信号用电线(Cs)和接地用电线(Cg),所述连接器具备由导体构成的盖构件(4),该盖构件(4)被收容于所述外壳(1)并且具有与所述接地用电线(Cg)电连接的接地用电线连接部(4e)和与从所述卡定孔(3g)突出的突出部(31c)电连接的接地端子连接部(4f)。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5009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体的姿态定位系统
- 下一篇:露天转地采人工境界矿柱坡跟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