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0932.4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东;刘高梅;刘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5/622;A61L2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添加剂乳浊液;将造孔剂加入到添加剂乳浊液混合,得到造孔剂粘稠液;再将生物活性粉末加入到造孔剂粘稠液中混炼,并经过陈腐,得到高可塑性泥团;接着将泥团用于挤出成型,经干燥、烧结后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并通过用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灌浆,调节孔道尺寸和形貌,再次进行干燥、烧成,最终得到具有多级孔径结构且孔形非锐角的生物活性陶瓷。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可制得具有孔隙率高、机械性能好、连通性较好等优点的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是较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生物 活性 陶瓷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混合,于25~95℃下,搅拌混合10~60min,直至粘结剂和增塑剂完全溶解,得到添加剂乳浊液;(2)将造孔剂添加到步骤(1)制得的添加剂乳浊液中,继续搅拌混合10~60min,直至造孔剂均匀分散,得到造孔剂粘稠液;(3)将生物活性粉末添加到步骤(2)制得的造孔剂粘稠液中,搅拌混炼10~60min,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可塑性泥团;所述生物活性粉末为磷酸钙粉末或偏硅酸钙粉末;(4)将步骤(3)所得可塑性泥团密封好,放于‑18~95℃环境中陈腐6h~30d,得到高可塑性泥团;(5)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将步骤(4)所得高可塑性泥团以0.5~10t的压力加压挤出成型,得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所述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的孔道从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挤出孔道的孔径一致;(6)将蜂窝状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坯体干燥、烧结,在烧结过程中挤出孔壁中的造孔剂被烧掉而产生孔隙,得到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7)将分散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溶解后,用氨水调节pH值至8~12,得到分散剂溶液;(8)将生物活性粉末加入到步骤(7)所制得的分散剂溶液中,搅拌1~12h,得到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9)将步骤(6)所制得的蜂窝状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放入盛有步骤(8)所得到的生物活性粉末悬浮液的容器中,将容器放于真空装置中,真空灌浆1~6h,然后干燥、烧结,得到最终产物,即多级孔生物活性陶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4093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