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46657.0 | 申请日: | 2012-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河里健;角崎健太郎;曾海生;泷本康幸;铃木俊夫;李大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13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以高电压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循环特性和速率特性也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由在含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具有被覆层的粒子(III)构成,该被覆层含有金属氧化物(I)和化合物(II),所述金属氧化物(I)包含选自周期表3族、13族和镧系元素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化合物(II)包含Li和P;其中,所述粒子(III)的表面层的5nm以内的部位所含的原子比例(P/金属元素)为0.03~0.45。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由在包含锂和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具有被覆层的粒子(III)构成,该被覆层含有金属氧化物(I)和化合物(II),所述金属氧化物(I)包含选自周期表3族、13族和镧系元素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化合物(II)包含Li和P;其中,所述粒子(III)的表面层的5nm以内的部位所含的所述P和所述金属元素的原子比例、即P/金属元素为0.03~0.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4665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海量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警民兼容的缓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