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耦合器的固定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9440.7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孙辉;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K17/10 | 分类号: | B60K17/1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耦合器的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组件Ⅰ、组件Ⅱ、耦合器、组件Ⅲ、立板、侧板Ⅰ、筋板Ⅰ、侧板Ⅱ、筋板Ⅱ、连接支架Ⅰ、连接板Ⅰ、螺栓组件、软垫、连接支架Ⅱ和连接板Ⅱ;组件Ⅰ通过螺栓与耦合器固定连接,组件Ⅱ与组件Ⅲ的一端分别和组件Ⅰ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组件Ⅰ中立板与耦合器通过螺栓连接,侧板Ⅰ焊接在立板的左下方,筋板Ⅰ一边焊接在侧板Ⅰ上,另一边焊接在侧板Ⅰ上方的立板上;侧板Ⅱ焊接在立板的右上方,筋板Ⅱ一边焊接在侧板Ⅱ上,另一边焊接在侧板Ⅱ上方的立板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减少应力集中、增加强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拆卸和位置可调且具有减震效果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器 固定 连接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耦合器的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组件Ⅰ(1)、组件Ⅱ(2)、耦合器(3)、组件Ⅲ(4)、立板(5)、侧板Ⅰ(6)、筋板Ⅰ(7)、侧板Ⅱ(8)、筋板Ⅱ(9)、连接支架Ⅰ(10)、连接板Ⅰ(11)、螺栓组件(12)、软垫(13)、连接支架Ⅱ(14)和连接板Ⅱ(15),其特征在于,组件Ⅰ(1)通过螺栓与耦合器(3)固定连接,一端组件Ⅱ(2)与组件Ⅲ(4)和组件Ⅰ(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组件Ⅰ(1)中立板(5)与耦合器(3)通过螺栓连接,侧板Ⅰ(6)焊接在立板(5)的左下方,筋板Ⅰ(7)一边焊接在侧板Ⅰ(6)上,另一边焊接在侧板Ⅰ(6)上方的立板(5)上;侧板Ⅱ(8)焊接在立板(5)的右上方,筋板Ⅱ(9)一边焊接在侧板Ⅱ(8)上,另一边焊接在侧板Ⅱ(8)上方的立板(5)上;组件Ⅱ(2)中连接支架Ⅰ(10)与连接板Ⅰ(11)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Ⅰ(11)通过螺栓组件(12)和组件Ⅱ(2)及软垫(13)与组件Ⅰ(1)上的侧板Ⅰ(6)连接;组件Ⅲ(4)中连接支架Ⅱ(14)与连接板Ⅱ(15)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支架Ⅱ(14)通过螺栓组件(12)和组件Ⅱ(2)及软垫(13)与组件Ⅰ(1)上的侧板Ⅱ(8)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69944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式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 下一篇:油液混合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