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5979.6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0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米秀伟;李伟莲;郑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标新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空调系统。包括:主机、用户侧循环系统、冷却塔、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地下水供应系统;管路包括:第一换热管路、第二换热管路、第一负荷管路、第二负荷管路、第一换热分管、第二换热分管、第三换热分管、第四换热分管、换热支管;控制阀包括:第一切换控制阀、第二切换控制阀、第三切换控制阀、第四切换控制阀、第五切换控制阀、第一主控制阀。本复合式空调系统,可实现多个空调换热终端同时或交替配合换热器工作,降低了空调系统在长周期中的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空调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用户侧循环系统(11)、冷却塔(12)、第一换热器(131)、第二换热器(132),用于抽取地下水并输出的地下水供应系统(14); 所述主机(10)的换热侧接口分别通过第一换热管路(201)和第二换热管路(202)与所述冷却塔(12)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相连,所述主机(10)的负荷侧接口分别通过第一负荷管路(203)和第二负荷管路(204)与所述用户侧循环系统(11)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相连; 所述第一换热器(131)的一次换热侧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第一换热分管(211)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管路(201)和第二换热管路(202),且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分管(211)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切换控制阀(301);所述第一换热器(131)的二次换热侧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第二换热分管(212)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负荷管路(203)和第二负荷管路(204),且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分管(21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切换控制阀(302); 在所述第一换热管路(201)、第二换热管路(202)、第一负荷管路(203)和第二负荷管路(204)上、且邻近所述主机(10)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主控制阀(311),在所述第一换热管路(201)和第二换热管路(202)上、且在两个所述第一换热分管(211)到所述第一主控制阀(31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切换控制阀(303); 所述第二换热器(132)的一次换热侧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第三换热分管(213)连接至所述地下水供应系统(14)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132)的二次换热侧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第四换热分管(214)连接至所述第一负荷管路(203)和第二负荷管路(204),且每个所述第四换热分管(214)上还设置有第四切换控制阀(304);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二次换热侧的两个端口还通过换热支管(221)分别与第一换热管路(201)和第二换热管路(202)连接,所述换热支管(221)与所述第四换热分管(214)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132)与所述第四切换控制阀(304)之间,所述换热支管(221)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201)和第二换热管路(202)连接的连接点均位于所述第一主控制阀(311)和第三切换控制阀(303)之间,且所述换热支管(221)上还设置有第五切换控 制阀(3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标新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标新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63597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钎焊麻花钻钻头的轴向力可控的外科骨钻
- 下一篇:多功能一体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