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知在外人员事件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9635.6 | 申请日: | 201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宁永重;葛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光明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5B17/18;E05B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通知在外人员事件发生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由防盗门报警启动电路、报警电路、定时式反馈电路、双用电源、防盗安全门共同组成;本实用新型有7项措施相互配合,其结构是在门的两特殊部分分别安装两个不同类型的开关组成报警启动器,运用定时式反馈电路,放宽对开关的要求,对门形成一种严密而可靠的保护系统工程,用发明者已有的专利成果改造一部普通电话机,使之成为具有通知2组电话的优秀电话报警器,双用电源线路简单,易调试易生产,不管有无交流市电都能保证系统的良好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后,是对发明者已有专利成果的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 ||
搜索关键词: | 通知 在外 人员 事件 发生器 | ||
【主权项】:
通知在外人员事件发生器,其特征是:由防盗门报警启动电路、报警电路、定时式反馈电路、双用电源、防盗安全门共同组成;其中:防盗门报警启动电路:是在防盗安全门装了两只开关,在防盗安全门活动的门上,位于门框与门的闭合位置,安了行程开关,门闭合于门框时,门框与开关些的按钮接触将按钮按下,当门离开门框后,行程开关的按钮与门框分离将按钮放开;用一组两根引线的一边连接了开关触点的一对桩头,另一边向外输出;无自锁按钮开关是安在门锁孔的上方,在门锁孔的上方固定有一块盖片,盖片与门之间安有一定高度的空心垫圈,无自锁按钮开关先焊在一块印刷板上,印刷板的铜箔面贴上了绝缘物,然后安装在了空心垫圈之内,当盖片固定于锁孔上垫圈上时,盖片将压住开关按钮;当盖片松动时,与无自锁按钮开关的按钮分离;用另一组两根引线的一边连接了无自锁按钮开关触点部分的两桩头,引线的另一边向外输出,用行程开关与无自锁按钮开关向外输出的两组引线,分别连接在了装在门内的控制线路中的输入端;报警电路部份:从一部电话机拨号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引出三组共六根引线,其中第一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分别与电话机免提按键所对应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第一块电子程控电路单元相连接;第二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分别与电话机贮存一键所对应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第一块电子程控电路单元相连接;第三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分别与电话机贮存二键所对应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第一块电子程控电路单元相连接;第一块电子程控电路装在电话机内;定时式反馈电路:用报警启动器的引线串联一只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接了一个电阻后与电源相接;之二是接了一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接了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串联了一个电阻后接在了电源;之二是接了一个反馈电容的一端,该反馈电容的另一端串联了一个二极管与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反馈电容的此端与地之间还接一个电阻,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向外输出了引出信号线,然后连接了无线电遥控发射电路;双用电源是由两块三端稳压集成电路与一只PNP三极管及外围件共同组成;交流电经过整流后与地之间连接了一只电容;同时连接了两只了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入:第一块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连接是,输入端连接整流后的输出,输出端连接三支路,之一连接了一只二极管的正极,该二极管负极接到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入,之二连接了一只电阻的一端,电阻的另一端接在了三端集成电路的接地端,该端串接接了二极管支路接地,之三是连接了由数只二极管的串联支路,该二极管串联支路的负极端作为本发明的电压输出端;第二块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连接是,输入端连接整流后的输出,输出端连接了三条支路,之一连接了一只二极管的正极,该二极管负极接到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入,之二连接了一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了蓄电池正极;之三是连接了另一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了三端集成电路的接地端,三端集成电路的接地端串联了一只电阻后接地;PNP三极管及外围件的连接是,其管的发射极连接了蓄电池的正极端,集电极连接了本发明的电压输出端;基极对地连接了一只电阻,用一只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了整流输出,其负极连接了该三极管的基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光明,未经葛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8963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油、地层水中稀有气体的提取装置
- 下一篇:矿浆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