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7393.4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7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黎惠锋;刘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邓猛烈 |
地址: | 5233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正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铝箔,空铝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负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铜箔,空铜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正、负极片的尾部均设有一定长度的空箔,从而正、负极片卷绕成卷芯后,卷芯由外而内分别为隔膜-空铜箔-隔膜-空铝箔,正、负极片相比现有技术均多卷绕了一圈不带敷料的空箔,因此,组装好的电池在进行安全性能实验,尤其在进行针刺试验时,正、负极片发生短路时瞬间产生的能量大幅度减小,电池内部能量积聚和温升的速度减慢,且短路后电池的电压会瞬间降低,电池不会发生起火现象,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综合电化学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倍率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结构 | ||
【主权项】:
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包括一起卷绕后构成卷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包括铝箔、均设置于铝箔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铝箔涂覆有正极敷料区;负极片包括铜箔、均设置于铜箔的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铜箔涂覆有负极敷料区,其特征在于:正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铝箔,空铝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负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铜箔,空铜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473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