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276.X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尹钢吉;李芳花;黄彦;孙燕玲;孙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仪,涉及一种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装置。它是为了适应同时观测到土壤水渗漏和地下水补给的需求。它由内外套筒、内外筒溢流瓶、内外筒补水瓶、内外筒量筒、连接管五部分组成。其中内外套筒部分由内外套筒、内外筒透水石、内外筒进排水嘴、内外筒排气嘴组成。内外套筒分别被内外筒透水石隔离成上下两部分。内外套筒部分埋设于田间犁底层下,内外套筒的内外筒进排水嘴和内外筒排气嘴分别与进排水管和排气管连接,并引至后端观测部分分别与内外筒溢流瓶进行连接。而内外筒溢流瓶又通过内外筒补水瓶的出水管和进气管分别与内外筒补水瓶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水 渗漏 地下水 补给 观测 | ||
【主权项】:
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仪,其特征是:它包括前端埋设装置、后端观测装置、外筒排气管(29)、外筒进排水管(30)、内筒进排水管(31)和内筒排气管(32);前端埋设装置包括外筒(21)、内筒(22)、外筒透水石(23)和内筒透水石(24);外筒(21)套在内筒(22)外部,所述内筒透水石(24)固定在内筒(22)中,且将所述内筒(22)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区域,位于上方的独立区域为生土层填充区域,位于下方的独立区域为储水区域;外筒透水石(23)设置在外筒(21)和内筒(22)之间,且将所述外筒(21)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区域,位于上方的独立区域为生土层填充区域,位于下方的独立区域为储水区域;所述外筒(21)和内筒(22)的开口均向上,且所述外筒(21)和内筒(22)的主体埋设在田间犁底层下;后端观测装置包括内筒溢流瓶胶塞(1)、内筒溢流瓶(2)、内筒补水瓶胶塞(3)、内筒补水瓶(4)、内筒补水瓶进气管(5)、内筒补水瓶出水管(6)、内筒补水瓶补水管(7)、内筒补水瓶补水管阀门(8)、内筒补水瓶出水管阀门(9)、内筒量筒(10)、外筒量筒(11)、外筒补水瓶出水管阀门(12)、外筒补水瓶补水管阀门(13)、外筒补水瓶补水管(14)、外筒补水瓶出水管(15)、外筒补水瓶进气管(16)、外筒补水瓶(17)、外筒补水瓶胶塞(18)、外筒溢流瓶(19)和外筒溢流瓶胶塞(20);内筒溢流瓶(2)和外筒溢流瓶(19)均倒置设置,且内筒溢流瓶(2)和外筒溢流瓶(19)的主体均竖直设置在地下水位下方,内筒溢流瓶胶塞(1)和外筒溢流瓶胶塞(20)分别将内筒溢流瓶(2)的瓶口和外筒溢流瓶(19)的瓶口密封;内筒溢流瓶(2)的侧壁上和外筒溢流瓶(19)的侧壁上均开有一个溢流口,该两个溢流口的最低位置均位于地下水位所在的平面,内筒量筒(10)和外筒量筒(11)分别用于收纳来自所述两个溢流口流出的水;内筒补水瓶(4)和外筒补水瓶(17)分别倒置在内筒溢流瓶(2)和外筒溢流瓶(19)的上方,内筒补水瓶胶塞(3)和外筒补水瓶胶塞(18)分别将内筒补水瓶(4)和外筒补水瓶(17)的瓶口密封;内筒补水瓶胶塞(3)上开有三个通孔,内筒补水瓶进气管(5)、内筒补水瓶出水管(6)和内筒补水瓶补水管(7)的一端分别穿过该三个通孔伸入内筒补水瓶(4)内,所述内筒补水瓶进气管(5)的另一端与内筒溢流瓶(2)底部的出气口连通;内筒补水瓶补水管(7)的另一端设置有内筒补水瓶补水管阀门(8);内筒补水瓶出水管(6)的另一端作为内筒补水瓶的水流出口,且内筒补水瓶的水流出口处设置有内筒补水瓶出水管阀门(9);外筒补水瓶胶塞(18)上开有三个通孔,外筒补水瓶补水管(14)、外筒补水瓶出水管 (15)、外筒补水瓶进气管(16)的一端分别穿过该三个通孔伸入外筒补水瓶(17)内,外筒补水瓶进气管(16)的另一端与外筒溢流瓶(19)底部的出气口连通;外筒补水瓶补水管(14)的另一端设置有外筒补水瓶补水管阀门(13);外筒补水瓶出水管(15)的另一端作为外筒补水瓶的水流出口,且外筒补水瓶的水流出口处设置有外筒补水瓶出水管阀门(12);内筒溢流瓶胶塞(1)上开有两个通孔,内筒进排水管(31)的一端和内筒排气管(32)的一端分别穿过该两个通孔伸入内筒溢流瓶(2)内,且所述内筒排气管(32)的一端位于地下水位所在平面的上方;内筒进排水管(31)的另一端和内筒排气管(32)的另一端分别与内筒(22)底部的进排水口和出气口连通;外筒溢流瓶胶塞(20)上开有两个通孔,外筒排气管(29)的一端和外筒进排水管(30)的一端分别穿过该两个通孔伸入外筒溢流瓶(19)内,且所述外筒排气管(29)的一端位于地下水位所在平面的上方;外筒排气管(29)的另一端和外筒进排水管(30)的另一端分别与外筒(21)底部的出气口和进排水口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0427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扫地机的碰触式避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出风装置以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