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型电热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0838.X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3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江;宋春景;付嫚;邱健;李琳;潘如东;朱敏;翁明辉;董强;黄灿华;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3Q7/00 | 分类号: | F23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付雷杰 |
地址: | 05602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高温型电热塞,用于在高温高湿高辐射等严酷条件下的加热或点火。该电热塞包括护套、发热体、绝缘材料、壳体、导线连接螺杆、接线柱、密封环、陶瓷环A、卡套、陶瓷环B、顶螺母和压紧螺母。所述发热体的一端焊接在护套上,一端与导线连接螺杆连接。护套内填充绝缘材料用于绝缘。在电热塞的尾部进行了耐高温的设计,即通过陶瓷环、密封环及卡套相配合的方式对壳体内的绝缘材料进行密封,所述陶瓷环、密封环及卡套均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采用9—12V电源,可使电热塞发热段快速达到930℃以上,并持续工作72小时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塞具有耐高温高湿、抗辐射、启动快、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核电厂安全壳等密闭空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电热 | ||
【主权项】:
一种耐高温型电热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1)、发热体(2)、绝缘材料(3)、壳体(4)、导线连接螺杆(5)、接线柱(6)、密封环(7)、陶瓷环A(8)、卡套(9)、陶瓷环B(10)、顶螺母(11)和压紧螺母(12);所述护套(1)、卡套(9)、接线柱(6)和密封环(7)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其中护套(1)为中空的柱形结构,其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陶瓷环A(8)和陶瓷环B(10)均为锥形柱台,陶瓷环A(8)的外圆尺寸小于陶瓷环B(10)的外圆尺寸,卡套(9)为橄榄形;其连接关系为:发热体(2)和导线连接螺杆(5)均安装在护套(1)内,其中发热体(2)的一端与护套(1)封闭端连接,另一端与导线连接螺杆(5)连接,导线连接螺杆(5)的另一端伸出护套(1)的开口端;导线连接螺杆(5)的轴线与护套(1)的轴线重合,发热体(2)位于护套(1)的轴线上;在护套(1)的空隙内压入粉状的绝缘材料(3);在护套(1)外面套装壳体(4),护套(1)外表面与壳体(4)内表面接触,护套(1)的封闭端伸出壳体(4);在护套(1)开口端所在侧,沿壳体(4)端面加工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大端位于壳体(4)的端面;陶瓷环A(8)、陶瓷环B(10)的锥形均与该锥形孔的锥形一致;护套(1)开口端的端部位于该锥形空内,导线连接螺杆(5)伸出壳体(4);在壳体(4)的锥形孔内压入绝缘材料(3),使护套(1)位于壳体(4)的中间位置,绝缘材料(3)的端面与护套(1)开口端的端面平齐;在锥形孔内的导线连接螺杆(5)上依次套装有陶瓷环A(8)、卡套(9)和陶瓷环B(10),陶瓷环A(8)的一端与护套(1)开口端的端部接触,另一端与卡套(9)接触,卡套(9)的另一端与陶瓷环B(10)接触;在陶瓷环A(8)上与卡套(9)的连接处加工有与卡套(9)外形相匹配的凹槽;在陶瓷环B(10)上与卡套(9)的连接处加工有与卡套(9)外形相匹配的凹槽;陶瓷环A(8)与壳体(4)内表面间有间隙,陶瓷环B(10)与壳体(4)内表面接触;在陶瓷环A(8)与壳体(4)内表面间安装锥形密封环(7),密封环(7)的锥形与锥形孔的锥形一致;壳体(4)上锥形孔所在端的外圆周上加工有螺纹,用于安装顶螺母(11);导线连接螺杆(5)伸出顶螺母(11)的部分加工有螺纹,用于安装压紧螺母(12);为了防止顶螺母(11)与压紧螺母(12)接触,在陶瓷环B(10)上安装导线连接螺杆(5)的位置加工有凸起;在壳体(4)的外圆周上加工有接线柱(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49083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