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纵横步履式高喷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1690.X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德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吴维敬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纵横步履式高喷台车,包括底座和装设在底座上的提升机构和回转机构;提升机构包括配电箱、扒杆、灌浆管、振动头、滑轮组、钢丝绳、操控台、高低速卷扬机;回转机构包括大伞齿轮、主轴筒、与大齿轮啮合的小伞齿轮、连轴套、直齿减速机和摆线油马达。上盘与中盘可纵向移动,中盘与下盘可横向移动,加上上盘四角处装设的灵活支腿,可以在现场自由移动。对钻机造孔后灌浆时灌浆管对准孔位极其方便,效率高。高低速卷扬机,高速由倒顺开关操作,低速由无极调速调控,方便快捷,提速精准。灌浆管回转器低速大扭距摆线油马达驱动。正反转运行平稳,由手动变量泵供油,可无极调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横 步履 式高喷 台车 | ||
【主权项】:
一种纵横步履式高喷台车,包括底座、底座驱动机构和装设在底座上的提升机构和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上盘(3)、中盘(2)和下盘(1);上盘(3)包括由第一前横梁(4)、第一后横梁(5)、第一左侧梁(6)和第一右侧梁(7)连接构成的支撑边框;第一左侧梁(6)和第一右侧梁,为上盘(3)与中盘(2)的滑道;中盘(2),包括由第二前横梁(8)、第二后横梁(10)、第二左侧梁(18)和第二右侧梁(19)连接构成的中盘框架;第二前横梁(8)、第二后横梁(10)、第二左侧梁(18)和第二右侧梁(19)均由槽钢钢板拼焊制成;中盘(2)的第二左侧梁(18)上固定有二个第一吊爪(9),二个第一吊爪(9)分别反扣在上盘(3)的第一左侧梁(6)上;中盘(2)的第二右侧梁(19)上固定有二个第二吊爪(11),二个第二吊爪(11)分别反扣在上盘(3)的第二右侧梁(7)上;上盘(3)与中盘(2)能纵向滑动;在中盘的第二前横梁(8)和第二后横梁(10)的下端面上分别装设有支撑轮;在中盘框架内横向设置有前内端梁(55)和后内端梁(50),前内端梁(55)和后内端梁(50)与第二左侧梁(18)和第二右侧梁(19)垂直设置,且前内端梁(55)和后内端梁(5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左侧梁(18)和第二右侧梁(19)固定连接;在中盘框架内纵向设置有顺梁(51),顺梁(51)的两端分别与前内端梁(55)和后内端梁(50)固定连接;在顺梁(51)中部固定有中心连板(52);中心连板(52)通过四个斜支撑梁(53)分别与第二左侧梁(18)和第二右侧梁(19)固定连接,下盘包括第一脚板(12)和第二脚板(13),二个脚板与上盘(3)呈垂直设置,第一脚板(12)的上端面与中盘(2)的第二前横梁(8)的下端面上装设的支承轮接触,第二脚板(13)的上端面与中盘(2)的第二后横梁(10)的下端面上装设的支承轮接触;下盘(1)的第一脚板(12)和第二脚板(13)的上、下两端侧面上分别固定有四个吊爪,且反扣在中盘(2)对应的槽钢内;上盘(3)与中盘(2)作纵向相对移动是由第一油缸(14)驱动现实的,第一油缸(14)的油缸端耳固定在上盘(3)的第一后横梁(5)上,第一油缸(14)的活塞杆前端固定在中盘(2)的顺梁(51)上;下盘(1)与中盘(2)作横向移动是由第二油缸(16)和第三油缸(17)驱动实现的,第二油缸(16)的油缸的端耳固定在中盘(2)的第二前横梁(4)上,第二油缸(16)的柱塞杆前端固定在下盘(1)的第一脚板(12)上;第三油缸(17)的端耳固定在中盘(2)的第一后横梁(5)上,第三油缸的柱塞杆前端固定在下盘(1)的第二脚板(13)上;在上盘(3)的四个脚处分别装设有结构相同的支腿(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德,未经李春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05169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慢倒三挡变速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深厚软基处理的PTC型有对穿孔锥形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