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处理水中氨氮和溶解性有机物的生物微胶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2379.7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史俊;邓慧萍;韩旭;王琳;万俊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2 | 分类号: | C12N11/02;C02F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处理水中氨氮和溶解性有机物的新型生物微胶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不添加任何化学交联剂或外部材料作为载体,而是使假丝酵母菌在特殊条件下,以自然方式自发地结合在真菌菌丝细胞聚集分泌的胞外聚合物上,创造适当条件诱导丝状菌与假丝酵母共生,从而形成固体微球状的生物微胶囊。这种新型生物微胶囊能够高效降解水中氨氮和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可以保持菌体活力,将菌体与外界的不良环境分开,减缓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有利于在水中的均匀分布,也有利于储存和使用时的稳定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影响因素少,对于处理水中氨氮和溶解性有机物方面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处理 水中 溶解性 有机物 生物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处理水中氨氮和溶解性有机物的新型生物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在不含氨基酸和硫酸铵的酵母氮源中加入5g/L葡萄糖酸,用钠钾磷酸盐缓冲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6‑8,作为培养基;(2)培养基灭菌后加入假丝酵母菌活细胞和少量单克隆青霉菌属孢子,投加比例为每2×106个假丝酵母菌活细胞加入1个单克隆青霉菌落;(3)以150 rpm的转速在恒温25‑30℃摇床震荡6‑8天,得到空心生物微胶囊,所述空心生物微胶囊的壁体由菌丝体和酵母细胞组成,内部可供假丝酵母菌自由生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723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跳鞋
- 下一篇:便携式心电实时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