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亚临界CO2低温脱除热敏性固体药物中残留溶剂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1269.8 | 申请日: | 2012-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6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栋;丁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亚临界CO2低温脱除固体药物中残留溶剂的工艺。该工艺利用亚临界CO2优良的低温溶解能力实现低温脱溶。所处理药物在脱溶剂釜内与亚临界低温CO2充分混合并完成残留溶剂脱除过程,并在分离釜内实现对夹带残留溶剂CO2流体的净化。所述工艺处理过程中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参数均可调可控,以便适应不同药物。本工艺能有效脱除药物中溶残,并且达到药用标准,而且可以避免破坏热敏性药物本身的有效成分。本工艺发明也适用于食品、保健、化妆品等行业的各种固体物质中的溶残脱除及相关分离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临界 co sub 低温 脱除 热敏性 固体 药物 残留 溶剂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亚临界CO2低温脱除热敏性固体药物残留溶剂工艺的步骤是:(a)打开脱溶剂釜(13)顶部釜盖,使用适当尺寸滤布将未处理药物包裹多层,放置在脱溶剂釜(13)内的挡板上;(b)利用真空泵(19)排出脱溶剂釜(13)内残留空气,打通所要使用管路,然后打开CO2气瓶(1)的阀门,确保管路通畅后关闭调节阀门(15);(c)打开制冷系统并设定CO2高压泵流量,待冷箱(5)、冷箱(10)内的冷却液温度达到设定要求后,开启CO2高压泵(7),CO2流体经冷箱(5)降温后由高压泵(7)加压,通入预冷箱(10),冷箱(10)用来控制CO2流体进入脱溶剂釜(13)前的温度;(d)控温后的CO2流体由釜底部通入到圆筒形脱溶剂釜(13)内,待脱溶剂釜(13)内的压力升至设定值时,缓慢开启稳压阀门(15),待脱溶剂釜(13)的显示压力稳定在设定值之后,保持阀门(15)开度不变;(e)保持脱溶剂釜(13)压力、温度及CO2流量稳定至设定处理时间,在脱溶剂釜(13)内充分实现亚临界CO2流体对固体粉末药物的萃取脱溶;(f)脱溶处理完毕,先关闭高压泵(7),然后关闭CO2气瓶出口阀门(2),待脱溶剂釜(13)内显示压力不再下降后,再关闭阀门(12)和阀门(15),将脱溶剂釜(13)从系统管路中单独切出;(g)打开脱溶剂釜(13)的放空阀门,将脱溶剂釜(13)内的CO2缓慢排空,直至压力表显示压力为0MPa,然后打开脱溶剂釜(13)的顶部釜盖;(h)取出包裹有粉末药物的滤布,静置一段时间后使得干冰完全升华分离,打开滤布并收集药物保存,脱溶剂过程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912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布置充电插座的前格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瓶箱组合支架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