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裂缝-孔隙型油藏产能进行预测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3970.9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子菲;陈烨菲;赵伦;侯庆英;傅礼兵;许必锋;李孔绸;李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裂缝-孔隙型油藏产能进行预测的方法及装置,获取油藏泡点压力Pb、体积系数B、地层原油粘度μ、井筒半径rw油层厚度h、基质渗透率Km、裂缝渗透率Kf、油藏供给边界压力Pe、边界半径re、井底流压Pw、基质渗透率伤害系数αm、双重介质储层渗透率伤害系数αA和裂缝闭合压力Pf;根据所述基质渗透率Km和裂缝渗透率Kf得到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储层渗透率KA;基于渗流力学,利用上述获取的参数得出地层裂缝发生闭合的半径rf;基于内外边界条件和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效应,利用上述获取的参数得出裂缝-孔隙型油藏产量与井底压力关系;依据所述裂缝-孔隙型油藏产量与井底压力关系对裂缝-孔隙型油藏产能进行预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孔隙 油藏 产能 进行 预测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对裂缝‑孔隙型油藏产能进行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油藏泡点压力Pb、原油体积系数B、地层原油粘度μ、井筒半径rw油层厚度h、基质渗透率Km、裂缝渗透率Kf、油藏供给边界压力Pe、边界半径re、井底流压Pw、基质渗透率伤害系数αm、双重介质储层渗透率伤害系数αA和裂缝闭合压力Pf;根据所述基质渗透率Km和裂缝渗透率Kf得到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储层渗透率KA;基于渗流力学,利用上述获取的井筒半径rw、油层厚度h、基质渗透率Km、裂缝渗透率Kf、油藏供给边界压力Pe、边界半径re、井底流压Pw、基质渗透率伤害系数αm、双重介质储层渗透率伤害系数αA和裂缝闭合压力Pf得出地层裂缝发生闭合的半径rf;基于内外边界条件和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效应,利用上述获取的所有参数得出裂缝‑孔隙型油藏产量与井底压力关系;依据所述裂缝‑孔隙型油藏产量与井底压力关系对裂缝‑孔隙型油藏产能进行预测;其中,所述裂缝‑孔隙型油藏产量与井底压力关系表达式为: P e - P w = 1 α A ( 1 - 1 - α A μBQ π K A h ln r e r f ) + 1 a m ( 1 - 1 - α m μBQ π K m h ln r f r w ) ; P w ≥ P b 1 α A ( 1 - 1 - α A μBQ ( P e - P w ) π K A h { ( P e - P b ) + P b 1.8 [ 1 - 0.2 P w P b - 0.8 ( P w P b ) 2 ] } ln r e r f ) + 1 α m ( 1 - 1 - α m μBQ ( P e - P w ) π K m h { ( P e - P b ) + P b 1.8 [ 1 - 0.2 P w P b - 0.8 ( P w P b ) 2 ] } ln r f r w ) ; P w < P b 式中:Pe‑油藏供给边界压力,MPa;Pb‑油藏泡点压力,MPa;Pw‑井底流压,MPa;Pf‑裂缝闭合压力,MPa;h‑油层厚度,m;KA‑初始时刻双重介质渗透率Km‑基质渗透率,10‑3μm2;αA‑双重介质渗透率伤害系数,αm‑基质渗透率伤害系数,MPa‑1;rw‑井筒半径,m;re‑油藏供给边界半径,m;B‑原油体积系数;Q‑地面产量,m3/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6397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