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切换和max-max准则的多天线双向中继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5128.2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7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范平志;杨睛;丁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B7/15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数据切换和max-max准则的多天线双向中继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max-max准则来实施天线选择,选出第一信源节点到中继站的最优天线一和第二信源节点到中继站的最优天线二。同时,最优天线一将其接收到的信号切换给最优天线二,由最优天线二将切换来的信号放大;最优天线二也将其接收到的信号切换给最优天线一,由最优天线一将切换来的信号放大,最后由最优天线一、最优天线二将放大后的信号以分布式空时编码的方式广播给第一、第二信源节点。它避免了未经切换,传输路径中始终有一个非最大信道增益链路存在的缺陷,从而能够发挥出多天线系统的最佳性能,信道传输性能和可靠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切换 max 准则 天线 双向 中继 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数据切换和max‑max准则的多天线双向中继传输方法,其步骤依次是:A、在全速率交互通信的第一信源节点(T1)、第二信源节点(T2)分别设置一根天线,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之间的中继站(R)配置两根以上的天线,构成多天线双向中继网络;B、中继站(R)所有的天线均分别向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发送导频信号,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根据接收的导频信号估计出本节点到中继站(R)各天线之间的信道增益;C、选出第一信源节点(T1)到中继站(R)的信道增益最大的天线,作为最优天线一(at1);选出第二信源节点(T2)到中继站(R)的信道增益最大的天线,作为最优天线二(at2);当最优天线一(at1)和最优天线二(at2)不为同一根天线时,进行以下D步的操作;当最优天线一(at1)和最优天线二(at2)为同一根天线时,将该天线作为最优天线,进行以下G步的操作;D、在通信的第一个时隙,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将各自的发送信号广播给中继站(R)的最优天线一(at1)和最优天线二(at2);E、在通信的第二个时隙,最优天线一(at1)将来自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的接收信号yat1切换给最优天线二(at2),由最优天线二(at2)将切换来的信号yat1放大;同样,最优天线二(at2)将来自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的接收信号yat2切换给最优天线一(at1),由最优天线一(at1)将切换来的信号yat2放大;然后,最优天线一(at1)和最优天线二(at2)将其放大后的信号以分布式空时编码的方式同时广播给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最后,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分别对最优天线一(at1)、最优天线二(at2)广播来的的信号进行接收,并消除接收信号中自身发出的信号以及干扰信号项;然后进行 解调译码;F、重复B步的操作,直至通信结束;G、在通信的第一个时隙,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将各自的发送信号广播给中继站(R)的最优天线(at);在通信的第二个时隙,最优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yat放大后广播给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第一、第二信源节点(T1、T2)分别对最优天线(at)广播来的信号进行接收,并消除接收信号中自身发出的信号以及干扰信号项;然后进行解调译码。H、重复B步的操作,直至通信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4512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理信号采集设备和结合了该设备的能力监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硅通孔封装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