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析式高台阶梯分级沟陇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5655.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薛滨夏;魏利;赵志庆;李同予;李春颖;康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艳萍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渗析式高台阶梯分级沟陇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利用灌排系统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利用化学方法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改良效果持续时间短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在盐碱地上修建渗析式高台阶梯分级沟陇系统,渗析式高台阶梯分级沟陇系统包括排水主沟,次干沟、毛沟、单向渗滤中和井、双向渗滤中和井和护坡带,排水主沟,次干沟、毛沟形成中间高、四周阶梯状降低的网格体系,在次干沟中设置单向渗滤中和井,在两条次干沟的交叉口处设置双向渗滤中和井;二、在毛沟围成的盐碱地田块上进行作物轮耕,完成盐碱地治理。本方法治理盐碱地1~2年后碱度降低60%,盐度减低7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析 高台 阶梯 分级 治理 盐碱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渗析式高台阶梯分级沟陇治理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渗析式高台阶梯分级沟陇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在盐碱地上修建渗析式高台阶梯分级沟陇系统,渗析式高台阶梯分级沟陇系统包括排水主沟(1),次干沟(2)、毛沟(3)、单向渗滤中和井(4)、双向渗滤中和井(5)和护坡带(6),排水主沟(1),次干沟(2)、毛沟(3)形成规则的方形网格体系,该体系呈中间高、四周阶梯状降低的形状,其中相邻且平行的排水主沟(1)间的距离为400m~500m,排水主沟(1)的深度为1.5~1.8m,底宽为0.8~2.0m;次干沟(2)位于由排水主沟(1)构成的方形网格中,相邻且平行的次干沟(2)相距80~100m,次干沟(2)的深度为1.0~1.5m,次干沟(2)底宽为0.8~1.2m;在由次干沟(2)构成的方形网格中,沿次干沟(2)的边缘设置宽度为0.3m~1m的护坡带(6),在护坡带(6)上种植沙枣、芦苇、碱草、星星草、拂子茅、问荆、轴藜和白刺中的一种或几种植物;在护坡带(6)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毛沟(3),相邻且平行的毛沟(3)相距9m左右,毛沟(3)的深度为0.3~0.6m,毛沟(3)的底宽为0.3~0.6m;在次干沟(2)中设置单向渗滤中和井(4),单向渗滤中和井(4)包括壳体I(7)、导流板(8)和酸性填料(9),其中在壳体侧壁(7‑1)的下部设有进水口(7‑5),在与进水口(7‑5)所在侧壁(7‑1)相对的壳体侧壁(7‑2)的下部设有出水口,在壳体的上底(7‑3)与下底(7‑4)分别设有导流板(8),设在上底(7‑3)的导流板(8)与上底(7‑3)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α为90°~120°,设在下底(7‑4)的导流板(8)在与下底(7‑4)形成的夹角为β,其中β为90°~120°;在壳体内填充酸性填料(9),其中酸性填料(9)为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亚硫酸钙、硫磺、明矾或酸性工业废渣;在两条次干沟的交叉口处设置双向渗滤中和井(5),双向渗滤中和井(5)包括壳体II(10)、纵向进水口(11)、纵向出水口(12)、横向导流板(13)、填料(14)、横向进水口(15)、横向出水口(16)、固定轴(17)和纵向翼板(18),其中在壳体II(10)的一个侧壁的下部设置纵向进水口(11),在与纵向进水口(11)所在侧壁相对的壳体侧壁下部设置纵向出水口(12),纵向出水口(12)的下边缘比纵向进水口(11)的下边缘高5~15cm;在与纵向进水口(11)所在侧壁垂直的侧壁下部设置横向进水口(15),在与横向进水口(15)所在侧壁相对的壳体II侧壁下部设置横向出水口(16);横向出水口(16)的下边缘比纵向进水口(11)的下边缘高5~15cm;在壳体II内设置上、下两层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由横向导流板(13)、固定轴(17)和纵向翼板(18)构成,横向导流板(13)和纵向翼板(18)上都设置有轴孔,其中横向导流板(13)的轴孔的轴线垂直于横向导流板的所在平面,纵向翼 板(18)的轴孔的轴线与纵向翼板(18)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固定轴(17)交替穿过横向导流板(13)和纵向翼板18的轴孔固定在壳体II的两端的侧壁上;壳体上底与上层的横向导流板(13)形成的夹角为γ,其中γ为90°~120°,壳体下底与下层的横向导流板(13)形成的夹角为δ,其中δ为90°~120°;上层的横向导流板(13)与下层的横向导流板(13)交错设置;在壳体(10)内填充酸性填料(14),其中酸性填料(14)为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亚硫酸钙、硫磺、明矾或酸性工业废渣;二、在毛沟(3)围成的盐碱地田块上,在表土层下面40~60cm处设置厚度为20~30cm的沙隔离带,采用耐盐碱作物及植物进行轮耕,在作物生长期采用拉沙压碱,使土壤含盐量达到0cm~30cm土壤层内的含盐量在0.5%~2.0%,完成盐碱地的治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2565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全兼容数字机动倒计时显示器
- 下一篇:道路交通事件自动取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