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JPEG-LS算法的多路压缩内核并行编码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5057.1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1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乐;张海涛;杨新权;孙文方;雷珺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3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JPEG-LS算法的多路压缩内核并行编码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JPEG-LS标准算法实现的压缩内核,形成一种N路压缩内核并行编码的控制方法来完成图像压缩:(1)将源图像分为N个R行和C列的子图像;(2)适时地完成初始化N路JPEG-LS压缩内核的相关参数,并准备编码;(3)通过写控制和读控制N个Ix_FIFO,随机启动N路JPEG-LS压缩内核,能够不间断对源图像进行编码;(4)由该控制方法实现的并行编码系统对源图像进行编码,其处理效果几乎相当于用一个基于JPEG-LS标准算法实现的压缩内核完成对源图像的编码,但是吞吐率和处理速度几乎提高了N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jpeg ls 算法 压缩 内核 并行 编码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JPEG‑LS算法的多路压缩内核并行编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接收行长为H的源图像,将源图像分为N个R行和C列的子图像,并在子图像划分后,按源图像中各个像素的排列顺序,先送出每行的第一个像素,再送出每行的第二个像素,直到送出每行的最后一个像素,一直按照这样的顺序,一行接着一行送出像素至第二步;每个子图像对应一个存储深度不小于D的FIFO:Ix_FIFO和一个JPEG‑LS压缩内核;其中H=N*C,D=C;C为所选取的子图像的列,C在编码源图像的过程中为固定常数,C选取整数且 C R ≥ 4 ; 第二步:初始化N路JPEG‑LS压缩内核的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为Near、Range、qbpp、LIMIT、T1、T2、T3,这些参数用来初始化压缩内核,在N路压缩内核启动之前需要完成;如果首次编码源图像,需要在源图像帧起始之前已初始化N路JPEG‑LS压缩内核的相关参数;如果首次之后编码源图像,需要根据第九步“一帧源图像编码结束”的反馈信号来初始化N路JPEG‑LS压缩内核;保证每一个子图像编码前完成初始化对应的JPEG‑LS压缩内核的相关参数;第三步:接收子图像划分后的源图像,判断接收的当前像素属于的哪一个子图像,同时将接收的当前像素写入与该子图像对应的Ix_FIFO中;第四步:判断接收的当前像素是否属于该子图像的第一个像素,如果不满足则进入第五步,如果满足则跳到第六步;第五步:根据“像素编码结束”的反馈信号,判断该子图像对应的JPEG‑LS压缩内核的上一次的像素编码是否结束,如果满足则进入第六步,如果不满足则等待;第六步:读取该子图像对应的Ix_FIFO,将读出像素送给对应的JPEG‑LS 压缩内核,该读出像素刚好是对应的JPEG‑LS压缩内核上一次编码结束后需要编码的下一个像素;第七步:启动该子图像对应的JPEG‑LS压缩内核,对第六步的读出像素进行编码,即每一个JPEG‑LS压缩内核在完成读出像素的编码后,对应子图像的下一个像素刚好被从Ix_FIFO中读出,对应的JPEG‑LS压缩内核不间断地对该子图像编码;通过写控制和读控制N个Ix_FIFO,能够满足不间断地读取图像划分后的源图像,同时能够随机启动对应的JPEG‑LS压缩内核,完成不间断地对源图像编码;第八步:判断该子图像被编码的像素是否完成对应的JPEG‑LS压缩内核的编码,满足则表明该像素的编码结束,并送出“像素编码结束”的反馈信号,进入第九步,不满足则等待;第九步:判断一帧源图像编码结束是否结束,满足则送出“一帧源图像编码结束”的反馈信号到第二步,不满足等待;一帧源图像即N个子图像,也就是N*R*C个像素,通过统计被编码的像素个数,判断一帧源图像编码是否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1505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