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粗大米生产蛹虫草微颗粒液体菌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2580.9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利;程薇;王少华;郭鹏;史德芳;吴文锦;廖涛;乔宇;薛淑静;王俊;邱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粗大米生产蛹虫草微颗粒液体菌种的方法,利用稻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米、碎米、粗米作为主要碳源,加入蔗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调节pH值后作为发酵培养基,在发酵罐中加入强磁转子,121℃,灭菌30min,无菌操作,接种蛹虫草菌种,置于强磁磁力搅拌器上,18~22℃,2200~2500rpm,通气量1:0.5(v/v.min),恒温培养6天,即得蛹虫草微颗粒液体菌种,每毫升液体菌种含5×103个菌颗粒以上。本发明引入强磁,使营养因子时刻处于均一状态,繁殖的菌丝体能在极短时间内打散分布于整个营养液中,快速繁殖,得高产量的液体菌粉和次生代谢产物。采用本发明发酵液体积小;物料用量少;菌种产量大,活性强,分散均匀,随时可以停止或开启,易观察和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粗大 生产 虫草 颗粒 液体 菌种 方法 | ||
【主权项】:
用粗大米生产蛹虫草微颗粒液体菌种的方法,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基本质量百分比配方:1%蔗糖,0.5%蛋白胨,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5%,其余为蒸馏水,调pH6.5,其特征在于利用稻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米、碎米、粗米共5%,作为主要碳源,加入到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基本配方中;在发酵罐中加入强磁转子,强磁转子外周表磁为10000~11800Gs,转速4500~5000rpm, 121℃,灭菌30min,无菌操作,接种蛹虫草菌种,置于强磁磁力搅拌器上,18~22℃,2200~2500rpm,通气量1:0.5(v/v.min),恒温培养6天,即可获得高浓度蛹虫草微颗粒液体菌种,每毫升液体菌种含5×103个菌颗粒以上,粒径约0.2~0.3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125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