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0690.1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沈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保国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工艺。其施工工艺采用导墙施工、单根咬合桩施工、排桩施工工艺,效果在于(1)咬合桩采用的是全护筒冲弧法,能够克服不良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成桩困难的问题;(2)咬合桩采用钢护筒,不像灌注桩用的是泥浆护壁,可以大大减小泥浆四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咬合桩垂直度比灌注桩好,不会塌孔,下挖过程中如遇到土体内有杂物影响时可以直接下去作业人员对杂物进行清理;(4)从经济角度,咬合桩比隧道基坑常用的地下连续墙结构要省20%~30%的经费,经济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围护结构 施工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的技术方案:(1)、导墙施工为了保证钻孔咬合桩孔口定位的精度并提高桩体就位效率,在咬合桩成桩前在桩顶部两侧施作混凝土导墙或钢筋混凝土导墙;(2)、单根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当定位导墙有足够的强度后,移动钻机就位,并使主机抱管器中心对应定位于导墙孔位中心;单桩成孔是随着第1节护筒的压入(深度为1.5~2.5m),冲弧斗随着从护筒内取土,一边抓土一边继续下压护筒,待第1节全部压入后,检测垂直度,合格后接第2节护筒,如此循环至压到设计桩底标高;成孔检查合格后进行安放钢筋笼工作,此时应保证钢筋笼标高正确;如孔内有水,需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施工;如孔内无水,则采用干孔灌注法施工并注意振捣;拔筒成桩:一边浇注混凝土一边拔护筒,应注意保持护筒底低于混凝土面≥2.5m;(3)、排桩施工工艺流程流程:A1→A2→B1→A3→B2→A4→B3……;(4)、控制措施成孔精度控制:为控制咬合桩的成孔精度达到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采用成孔精度全过程控制的措施;发现有偏差时及时进行纠偏调整;A桩混凝土缓凝时间的确定:在测定出单桩成桩所需时间t后,可根据下式计算A桩混凝土缓凝时间T,T=3t+K;其中,K为储备时间,取1.5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保国,未经沈保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1069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电压监测仪校验老化系统
- 下一篇: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