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一体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8697.8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4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龙;许世森;郜时旺;刘练波;王金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2;C01B33/113;C01G49/06;C01F5/24;C01F1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一体化工艺,使用可再生铵盐(NH4HSO4)从矿石或者固废中得富含钙镁离子浸出液,浸出剩余矿渣为氧化硅含量极高的小粒径,浸出液分离除杂提纯贵重金属后,部分溶液直接用于再生氨气的捕集得含钙镁的富氨液,富氨液常温捕捉CO2生成碳酸铵盐,再与另一部分浸出液快速反应沉淀出高纯度的碳酸镁(钙)盐产品,而尾液进一步加热处理再生出铵盐(NH4HSO4)和氨气供矿石预处理和CO2捕捉,本发明完全闭合循环减少了化学药剂用量和三废,避免了传统CO2捕集解吸和压缩两个高能耗步骤,且每一步效率都在90%以上,同时使用电厂废热来帮助铵盐再生,减低了工艺的总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一体化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矿石或者其他富含钙镁离子的大宗固废经粉碎机粉碎成1‑2mm粒径的固体颗粒,再经球磨粉机研磨至75‑300μm矿粉,矿石为蛇纹石或橄榄石,固废为粉煤灰或钢渣;第二步,将矿粉同硫酸氢铵(NH4HSO4)溶液反应,加料的固液比选用50‑150g/l,对应的NH4HSO4溶液摩尔浓度按照NH4HSO4与矿石中镁离子摩尔比1‑1.4:1配置,矿石浸出的反应条件为100‑150°下,水蒸气压力1‑4bar,搅拌速率800‑1200rpm,反应时间1个小时,溶解矿石后所得的泥浆经水力旋流器或者沉淀池实现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尾矿为含氧化硅纯度80%以上,粒径50‑300μm的粗硅粉,粗硅粉作为本工艺的第一种产品;第三步,分离后的浸出液加氨水调节pH值,当pH值升到5以后,铁、铜、铝、镍、钾、锰金属离子沉淀出来,调节pH值到7后,停止加氨水,再使用水力旋流器分离得钙镁离子富集液,铁沉淀出来以水合氧化铁FeOOH形式存在,经除渣和加热后可得氧化铁,氧化铁作为本工艺的第二种产品;第四步,30‑40%的钙镁离子富集液常温下在进入氨吸收塔吸收从再生塔内来的氨气,形成质量百分比在11‑18%的液氨溶液;第五步,液氨溶液通入CO2吸收塔在20‑35°条件下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铵/碳酸铵的混合溶液,当用14%的氨水吸收时,所得碳酸氢铵和碳酸铵的摩尔比为1:1;第六步,剩余额60‑70%钙镁离子液、氨水、碳酸氢铵/碳酸铵的混合溶液一起通入碳酸化反应器内反应沉淀出碳酸镁/钙产品,反应温度控制在 80‑100°,半个小时后镁离子的碳酸化率为95%,产品为碱式碳酸镁;反应温度控制在120‑140°,半个小时后镁离子的碳酸化率为85%,则产品为无结晶水的碳酸镁;钙镁离子液、氨水、碳酸氢铵/碳酸铵的混合溶液的配比保证镁离子浓度:氨水的摩尔浓度:碳酸氢铵/碳酸铵的混合溶液中铵的浓度为1:2:1或者1:4:2,第一种浓度适用温度为120‑140°,第二种浓度适用温度为80‑100°,碳酸化反应搅拌速率在300‑500rpm,反应时间为半个小时,反应结束后,经水力旋流器实现固液分离,得到纯度在97%以上的碳酸镁、碳酸钙产品;第七步,分离后得到的尾液先经过蒸发结晶器得到硫酸铵晶体,通过冷凝器回收蒸发后的冷却水,同时回收蒸发过程中挥发的氨气,硫酸铵晶体在再生塔内加热到200°后,放出氨气,生成硫酸氢铵,反应到300°时反应完全,反应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再生塔和蒸发器放出的氨气全部引入氨吸收塔得氨水,而硫酸氢铵晶体和冷却水配置硫酸氢铵溶液再次用于矿石溶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8869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