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7/9D规格超细生丝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1918.9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时连根;钱文春;杨永健;余荣峰;楼黎静;陆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22 | 分类号: | D02G3/22;D02G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9D规格超细生丝的生产方法。是将纤度为1旦尼尔(Denier)的优质超细纤度蚕茧,用偏低温度的热空气再干法将茧烘成干茧,用偏低温度和偏短时间的蒸汽煮茧法将茧煮成适熟茧,定茧8粒,在小孔径磁眼及低车速下缫制出7/9D规格超细生丝。采用本发明生产的7/9D规格优质超细生丝,纤度偏差小,洁净度高,用其织造成的新型制品,具有独特的光泽与风味,抗皱,染色性大幅度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同时可提升传统蚕丝业,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生丝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7/9D规格超细生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单丝纤度为1旦尼尔的优质超细纤度蚕茧在90~100℃下处理3小时,然后出灶陇堆回性10~12小时,再进灶从100℃匀速降低至80℃的方式烘3小时,烘成干茧;2)将干茧先后用高温渗透段温度90~95℃、低温渗透段温度50~55℃、蒸煮段温度90~95℃、调整段温度80~90℃、出口保护段温度48~50℃、煮茧时间分别为2‑2.25分钟、1‑1.25分钟、2‑2.25分钟、1‑1.25分钟、1‑2分钟的工艺条件下煮成适熟茧;3)适熟茧在缫丝机上缫成周长为0.65~0.7米的小丝片,其工艺为:选用细磁眼孔径的集绪器,定粒8粒,中心配茧3~5新,索绪温度84~86℃,理绪温度38~40℃,缫丝温度30~32℃,缫丝车速75~80转/分钟;4)将小丝片在真空桶内以0.082 mpa真空压力下给湿4次;5)将已给湿小丝片在车间温度25~27℃与湿度65%、车厢温度38~40℃与湿度39%、车速135~140转/分下返成周长为1.3~1.5米的大丝片;6)将大丝片在温度26~28℃与湿度75%下平衡30分钟,然后进行编检、绞丝、配色、打包、成件,生产成7/9D规格生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8191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