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造粒用模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4387.3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牧田哲生;西本贤二;住田修;桥本知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郭放,张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加热介质在加热通道内只流过一次就从加热介质出口流出,来消除挤出喷嘴孔的温度差并保持颗粒质量。本发明的树脂造粒用模具板的结构为,将板主体(1)设置成每隔360/n(n=4、6或8)度的各个区域(A~n)或每隔90度的第一~第四区域(A~D)并形成内侧环状加热通路(4)以及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从加热介质入口(2)提供的加热介质(F)只流过各个加热通道(8)一次之后从加热介质出口(3)流出,据此,流过加热通道(8)一次而温度降低了的加热介质(F)不会原样地再次流到加热通道(8),防止了各个挤出喷嘴(6)的温度的偏差。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造粒用 模具 | ||
【主权项】:
一种树脂造粒用模具板,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板主体(1)上并用于将熔融树脂挤出的许多的挤出喷嘴孔(6);用于加热所述挤出喷嘴孔(6)的许多的加热通道(8);用于连通各个所述加热通道(8)的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和内侧环状加热通路(4);在所述板主体(1)上每隔90度的位置上的第一~第四区域(A~D);设置在各个所述区域(A~D)的每个上并位于各个所述加热通道(8)之间的喷嘴孔组(7);设置在所述第一、第四区域(A、D)的所述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上的加热介质入口(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区域(A)的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和第二区域(B)的内侧环状加热通路(4)并将第一区域(A)的内侧环状加热通路(4)和第二区域(B)的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独立地连接成交叉状的第一X型立体流路(3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四区域(D)的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和第三区域(C)的内侧环状加热通路(4)并将所述第四区域(D)的内侧环状加热通路(4)和第三区域(C)的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独立地连接成交叉状的第二X型立体流路(40);以及设置在所述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的下部的加热介质出口(3),其中,各个所述加热通道(8)之间的各个所述挤出喷嘴孔(6)沿着与所述板主体(1)的圆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E)配置,加热介质(F)在所述加热通道(8)内只流过一次并流向所述板主体(1)的加热介质出口(3),从所述第一区域(A)的加热介质入口(2)提供的加热介质(F)经由第一区域(A)的各个加热通道(8)、第一X型立体流路(30)以及第二区域(B)的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流向加热介质出口(3),从所述第一区域(A)的加热介质入口(2)提供的加热介质(F)经由第一区域(A)的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第一X型立体流路(30)以及第二区域(B)的各个加热通道(8)流向加热介质出口(3),从所述第四区域(D)的加热介质入口(2)提供的加热介质(F)经由第四区域(D)的各个加热通道(8)、第二X型立体流路(40)以及第三区域(C)的外侧环状加热通路(5)流向加热介质出口(3),从所述第四区域(D)的加热介质入口(2)提供的加热介质(F)经由第四区域(D)的外侧环状加热通道(5)、第二X型立体流路(40)以及第三区域(C)的各个加热通道(8)流向加热介质出口(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0438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