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参考延迟插入结构的细粒度单流级别延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4608.5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戴琼海;马潇;王瑞平;王好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延迟插入结构的细粒度单流级别延迟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发送端设立参考包发生器;在接收端设立延时估计器;参考包发生器将带有时间戳的参考包从发送端周期性地注入到数据流中,参考包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延迟,接收端接收参考包延迟样本,延时估值器收集参考包延迟样本并进行延迟检测。本发明通过设置参考包,只需保证它与数据包发送的时间足够接近,对其进行观测后就可以推断出数据包的延迟特性,这种方法降低了延迟估计误差。另外,与需要从多端点收集海量数据包时间戳的方案相比,本发明的检测结果直接在接收端获得,不需要发送端的所有常规数据包的时间戳,这种架构便于实施,性价比高,有利于广泛地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参考 延迟 插入 结构 细粒度 级别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参考延迟插入结构的细粒度单流级别延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发送端设立参考包发生器;S2:在接收端设立延时估计器;S3:参考包发生器将带有时间戳的参考包从发送端周期性地注入到数据流中,参考包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延迟,接收端接收参考包延迟样本,延时估值器收集参考包延迟样本并进行延迟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8460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中心自动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压接电缆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