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带隙基准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0303.9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1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于海明;徐江涛;姚素英;史再峰;陈思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为尽量减小失调电压的影响,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高精度带隙基准电路,由PMOS管P1、P2、P3、P4,NMOS管N1、N2,三极管Q1、Q2组成,此外还包括10个coms开关,使N1与N2轮流与C点和D点相连接,并且N1与N2两条支路轮流与A点和B点相连接;或者,Q1与Q2轮流与P1和P2相连接。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高精度带隙基准电路的设计制造。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基准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高精度带隙基准电路,由PMOS管P1、P2、P3、P4,NMOS管N1、N2,三极管Q1、Q2组成,其特征是,PMOS管P1、P2的栅极相连,PMOS管P1、P2的源极接电源,PMOS管P1的漏极接两个CMOS开关的输入端,PMOS管P1的漏极连接的两个CMOS开关的输出端分别各自连接到C点、D点,与PMOS管P1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C点的CMOS开关的负、正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2、脉冲信号X2反相信号,与PMOS管P1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D点的CMOS开关的正、负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2、脉冲信号X2反相信号;PMOS管P2的漏极连接的两个CMOS开关的输出端分别各自连接到C点、D点,与PMOS管P2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C点的CMOS开关的正、负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2、脉冲信号X2反相信号,与PMOS管P2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D点的CMOS开关的负、正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2、脉冲信号X2反相信号;三极管Q1、Q2基极相连且连接到C点,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电阻Rn连接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电阻Rs接地;PMOS管P3、P4的源极接电源,PMOS管P3、P4的栅极相连,PMOS管P3、P4的漏极分别对应连接NMOS管N1、N2的源极,NMOS管N1、N2的漏极相连并经电阻Rt接地;PMOS管P3的漏极连接的两个CMOS开关的输出端分别各自连接到A点、B点,与PMOS管P3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A点的CMOS开关的负、正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1、脉冲信号X1反相信号,与PMOS管P3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B点的CMOS开关的正、负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1、脉冲信号X1反相信号;PMOS管P4的漏极连接的两个CMOS开关的输出端分别各自连接到A点、B点,与PMOS管P4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A点的CMOS开关的正、负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1、脉冲信号X1反相信号,与PMOS管P3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B点的CMOS开关的负、正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1、脉冲信号X1反相信号;NMOS管N1的漏极连接的两个CMOS开关的输出端分别各自连接到C点、D点,与NMOS管N1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C点的CMOS开关的负、正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1、脉冲信号X1反相信号,与NMOS管N1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D点的CMOS开关的正、负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1、脉冲信号X1反相信号;NMOS管N2的漏极连接的两个CMOS开关的输出端分别各自连接到C点、D点,与NMOS管N2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C点的CMOS开关的正、负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1、脉冲信号X1反相信号,与NMOS管N2的漏极连接且输出端连接到D点的CMOS开关的负、正时钟端分别对应连接脉冲信号X1、脉冲信号X1反相信号;A、B、C、D点分别为PMOS管P1、P3栅极、三极管Q1、Q2集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7030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蚊鱼缸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车辆的电涡流与摩擦一体化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