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鱼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4950.9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余爱华;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9/06 | 分类号: | A01K6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捕鱼器,包括诱导口(1)、捕鱼器附腔(2)、进鱼口(3)、捕鱼器主体(4)、诱饵瓶(5)、捕器盖(6)、提拉绳(7),诱导口(1)为椎体结构,用透明材料制成,其上分布有直径2mm的孔,孔数量为:7孔/cm2,诱导口(1)和捕鱼器主体(4)结合形成捕鱼器附腔(2),诱导口(1)直径D1=96mm,进鱼口(3)的直径D2=36mm;本发明针对的是体型较小的幼鱼(体长15-70mm),捕捉目的是将幼鱼作为活体样本进行观察和研究,器具小巧,使用方便,即用即捕,适用于各种水体,特别适用于森林山涧溪流中鱼的捕捉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鱼 | ||
【主权项】:
一种捕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诱导口(1)、捕鱼器附腔(2)、进鱼口(3)、捕鱼器主体(4)、诱饵瓶(5)、捕器盖(6)、提拉绳(7),诱导口(1)为椎体结构,用透明材料制成,其上分布有直径2mm的孔,孔数量为:7孔/cm2,诱导口(1)和捕鱼器主体(4)结合形成捕鱼器附腔(2),诱导口(1)直径D1=96mm,进鱼口(3)的直径D2=36mm;捕鱼器主体(4)为圆柱体结构,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上有直径为2mm的孔,不均匀分布:左端:5孔/cm2;中部:3孔/cm2;右端7孔/cm2;捕鱼器主体(4)左端和诱导口(1)结合构成捕鱼器附腔(2),捕鱼器附腔(2)为盛鱼空间;捕鱼器主体(4)中部为捕鱼器主腔,提供鱼的活动空间;捕鱼器主体(4)右端逐步收小形成取鱼口,取鱼口上有螺纹连接捕器盖(6),捕鱼器主体(4)尺寸:左端直径D3=100mm,取鱼口直径D5=36mm,取鱼口高度L2=15mm,L3=60mm,L4=230mm;捕器盖(6)和诱饵瓶(5)为一体,也为透明材料制成,捕鱼时起到封堵主腔作用,捕鱼结束后可以开启取鱼口,提拉绳(7)固定连接在捕器盖(6),诱饵瓶(5)直径D4=8mm,高度L1=2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6495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