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功能性聚氯乙烯纤维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2426.8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术佳;王依民;吴学丙;郭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48 | 分类号: | D01F6/48;D01F1/10;C08F114/06;C08F2/44;C08K9/04;C08K3/22;D06M13/224;D06M13/46;D06M10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紫外功能性聚氯乙烯纤维的生产方法,采用耐光及耐热性优良的过渡族金属镍对氧化锌掺杂,制备出Zn-Ni复合抗紫外粉体,使用该粉体微乳液与单体氯乙烯原位聚合得到抗紫外聚氯乙烯复合材料,采用熔融纺丝制得具有抗紫外功能性聚氯乙烯纤维。本发明采用超高压熔融纺丝生产的抗紫外功能性聚氯乙烯纤维:使用过渡族金属镍对氧化锌掺杂,添加pH调节剂控制反应体系为碱性,并增加镍用量,提高了聚氯乙烯抗紫外能力,并改善了无机纳米粒子在PVC基体中分散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功能 聚氯乙烯纤维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抗紫外功能性聚氯乙烯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将聚合度为750~1000的抗紫外聚氯乙烯100重量份、0.05~2重量份的非硫有机系热稳定剂、0.01~1重量份的润滑剂聚乙烯蜡和0.01~1重量份的抗氧剂,于60~70℃充分混合0.5~1h形成混合物,计量后注入螺杆纺丝机,纺丝机机头压力为800~1000kg/cm2,纺丝温度在160~170℃,在烘箱中加热拉伸,拉伸倍数为5~8倍,拉伸温度为70~160℃,最后进行热处理和上油处理,油剂附着量为聚氯乙烯纤维的0.05wt%~0.25wt%,热处理温度为100~140℃,得到抗紫外功能性聚氯乙烯纤维;所述的抗紫外聚氯乙烯由以下步骤制得:(1)配置Zn(NO3)2、NiCl2·6H2O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液,Zn(NO3)2与NiCl2·6H2O的摩尔比为100:50~1,Zn(NO3)2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00:1~0.01;(2)于70~90℃强烈搅拌混合液的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磷酸氢二钠水溶液,使混合液的pH值达到9~12;(3)然后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所述混合液0.5~10%的NaOH溶液,反应0.5~4h;(4)将反应所得的浆料高速分散后于100~150℃继续反应0.5~4h,所得产物经纯化、过滤和干燥工序,制得Zn‑Ni抗紫外复合材料;(5)按5:95~20:80的体积比将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分数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0.5~10%的所述Zn‑Ni抗紫外复合材料,分散后剪切搅拌1~2h,得到平均粒径50nm以下的Zn‑Ni复合抗紫外微乳液;(6)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100重量份的氯乙烯单体、1~15重量份的所述Zn‑Ni复合抗紫外微乳液和0.05~1重量份的二碳酸酯过氧化物引发剂,聚合得到抗紫外功能性聚氯乙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6242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合成与开采模拟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混凝土耐酸凝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