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型岩性油气藏油气运聚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4451.1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亮;任伟伟;谢俊;张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连续型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聚集的原理模型。首先,将粘土、粉砂、细沙、中砂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实现从底部向顶部由低渗透到高渗透的连续物性变化。油气从下部低渗区注入时,首先在近注入点实现饱和度增长或聚集,并沿有限的前缘向前运移。当油气充注过程结束后,油气即使是在高渗透层中也不能靠自身的浮力上浮,这时原生连续型岩性油气藏进入保存期。将上部水层与中上高渗区连通,在下伏可动水的作用下,油气浮力克服了界面阻力,向储集层的顶面运移,可在高渗储集层顶面圈闭中形成常规油气藏;若将上部水层和底部低渗区连通,由于渗透性地层的界面阻力大,可动水产生的浮力很难促使油气向上倾方向发生明显的运移。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型岩性 油气藏 油气 模型 | ||
【主权项】: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连续型岩性油气藏运移聚集理论研究的模型,该模型适用于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下的油气聚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5445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