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形成厚镀层的三价铬镀硬铬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2885.X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刚;孙宁;李连喜;姚巍;宝民;赵文军;赵银虎;刘斌;石宝文;孙宣杰;李桂华;王雯;李国盛;杨志刚;尚志泉;张伟东;宋强;李家柱;侯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06 | 分类号: | C25D3/06;C25D5/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014032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形成厚镀层的三价铬镀硬铬方法,解决了目前六价铬盐作为电镀液不能在工件表面形成厚镀铬层的问题。电镀铬工艺条件如下:根据工件大小将适量BSG12型三价铬电镀工作液加入镀槽中,电镀液应符合:温度:15~35℃,电流密度:15~45A/dm2,PH值:1.5~2.2,用稀硫酸或碳酸钠调节;阳极采用DSA阳极;阴阳极距离:35~45mm;电镀时体积电流密度:≤9.8A/L;电镀工作量达到30AH/L时,补充BSG12型三价铬电镀工作液50ml/L;槽液应定期循环过滤,溶液中硫酸钾超过200g/L时,将溶液降温至低于2℃,过滤析出的硫酸钾后,将溶液的PH值用稀硫酸或碳酸钠调节到1.5~2.2继续工作。本发明可以在钢铁工件上获得连续、致密、完整、与基体金属结合良好的厚镀铬层,镀铬层厚度达到40微米,显微硬度HV≥85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成 镀层 三价铬镀硬铬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能形成厚镀层的三价铬镀硬铬方法,具体方法如下:钢铁工件经过化学除油,水漂洗,稀盐酸活化,水漂洗,蒸馏水清洗,装挂工件,电镀铬,出槽水洗,干燥;其特征是:电镀铬工艺条件如下:根据工件大小将适量BSG12型三价铬电镀工作液加入镀槽中,电镀液条件应符合:温度:15~35℃电流密度:15~45A/dm2PH值:1.5~2.2,用稀硫酸或碳酸钠调节;阳极采用DSA阳极,即经过含铱、钽的溶液浸渍和烧结处理形成表面涂层的金属钛;阴阳极距离:35~45mm电镀时体积电流密度:≤9.8A/L电镀工作量达到30AH/L时,补充BSG12型补加剂50ml/L;槽液应定期循环过滤,溶液中硫酸钾超过200g/L时,将溶液降温至低于2℃,过滤析出的硫酸钾后,将溶液的PH值用稀硫酸或碳酸钠调节到1.5~2.2继续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4288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通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雨量水位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