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管的乏燃料池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27359.6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7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光;叶成;董宪康;顾国兴;严锦泉;王勇;陈煜;苏夏;陈瑜;沈六华;朱丽兵;施伟;孙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莫丹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基于热管的乏燃料池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其在乏燃料池内的四周布置若干块隔板,且隔板的高度均低于乏燃料池的高度;在隔板的外侧与乏燃料池内壁之间布置多根蒸发端热管,这些蒸发端热管被分成若干组;每组蒸发端热管的顶端出口延伸出乏燃料池并且连接一路上升管的入口,该路上升管的出口连接包括多根冷凝端热管的一组冷凝端热管的顶部入口,该组冷凝端热管的底部出口连接一路下降管的入口,该路下降管的出口向下延伸至乏燃料池内、连接一组蒸发端热管的底部入口。本发明采用热管冷却乏燃料池,热管工作介质相变换热实现低温差高效换热,依靠密度差自然循环驱动,从根本上消除对电源和人员的依赖,实现乏燃料池长期非能动高效换热冷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管 燃料 能动 余热 导出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热管的乏燃料池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其中乏燃料组件(1)设置在乏燃料池(3)内,其特征在于:在乏燃料池(3)内的四周布置若干块隔板(6),且若干块隔板(6)的高度均低于乏燃料池(3)的高度;在每块隔板(6)的下部开设多个隔板孔(2);在隔板(6)的外侧与乏燃料池(3)内壁之间布置多根蒸发端热管(4),这些蒸发端热管(4)分成若干组;每组蒸发端热管的顶端出口延伸出乏燃料池(3)并且连接一路上升管(10)的入口,该路上升管(10)的出口连接包括多根冷凝端热管(7)的一组冷凝端热管的顶部入口,该组冷凝端热管的底部出口连接一路下降管(5)的入口,该路下降管(5)的出口向下延伸至乏燃料池(3)内、连接一组蒸发端热管的底部入口;工作介质依次流经蒸发端热管(4)、上升管(10)、冷凝端热管(7)和下降管(5),再返回蒸发端热管(4),形成闭合余热导出回路;所述的每组冷凝端热管均设置在烟囱(8)的下部内;每组冷凝端热管的高度均高于每组蒸发端热管的高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2735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缓冲床
- 下一篇:大型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后堆芯完全非能动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