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熟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特性的化学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8031.X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祥;赵祥强;唐瑭;刘福霞;卢长明;王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2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成熟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特性的化学检测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是用渗透势为-17.5bar的PEG6000溶液在温度25°C、黑暗条件下浸泡种子7天诱导次生休眠;第二步是检测种子发芽率和生活力,具有生活力但不能发芽的种子判断为休眠种子。本发明完成一次完整的次生休眠检测仅17天,且获得的实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从而解决了油菜次生休眠化学检测周期较长的难题,为进一步揭示油菜次生休眠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为其他植物种子次生休眠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 ||
搜索关键词: | 成熟 油菜 种子 次生 休眠 特性 化学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成熟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特性的化学检测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诱导休眠:用渗透势为‑1.75Mpa(‑17.5bar)的PEG6000溶液处理种子,诱导次生休眠,即取100粒成熟油菜种子放入直径9cm垫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注入9ml ‑17.5bar的PEG6000 溶液浸泡7天,同时做4~8组平行样;将培养皿装入一个箱子, 25°C黑暗保存,诱导次生休眠;(2)检测休眠率:完成后在500~600 nm绿色安全光照下将种子转移到装有9ml去离子水的培养皿中,继续在25°C黑暗条件下保存7天,非休眠种子将发芽; 500–600 nm绿色安全光照下剔除发芽的种子;所有剩下的种子清洗后再换入装有5ml去离子水的培养皿中,置于交替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光照0/6000LX,温度3/30°C,时间12 h /12 h)处理3天,如果能够发芽,则属于次生休眠种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0803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