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4663.9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锋;戈贤平;宋迁红;陈克春;钱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成规格的方法,包括以下养殖步骤:(1)开挖环沟;(2)设置防逃设施;(3)清塘;(4)施肥培养底栖饵料生物;(5)种草;(6)虾苗放养规格及密度;(7)微孔底增氧设施;(8)虾饲料投喂;(9)水质管理;(10)轮捕。本发明有利于培育出体重在60克以上的大规格成虾,从而使池塘养殖模式中存在的克氏原螯虾养成规格小、产量低和养殖效益差的问题得到解决。采用本发明具有投资小、操作管理方便、养成的商品虾规格大、产量高和效益好等特点,适合在池塘养殖区及河蟹养殖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克氏原螯虾成虾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采用以下养殖步骤:(1)开挖环沟:养殖面积5‑10亩,距塘边5‑6米开环沟,沟宽10米左右,深70厘米,沟的坡度为1∶1.5‑2.5,沟内挖出的泥在池塘的四周垒成埂;(2)设置防逃设施:在池塘的四周设置防逃围栏,围栏高1.5米,其中0.6米埋入泥中,0.9米在泥土之上;(3)清塘:放养前60天用漂白精1公斤/亩清塘;(4)施肥培养底栖饵料生物:晒塘15天,放养前45天前施发酵好的、烘干的鸡粪100公斤/亩,培养丝蚯蚓等底栖饵料生物;(5)种草:放养前40天种草,塘边种苦草,沟里种伊乐藻;中间平台种轮叶黑藻,并用网片围起来;种植密度为每隔4‑5米一穴;(6)虾苗放养规格及密度:4月份放养规格为250‑300尾/公斤的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密度为7000只/亩;(7)增氧设施:采用溶氧控制器控制增氧机,控制溶氧高于4毫克/升;(8)虾饲料投喂:在水温12℃以上时开始投喂,投喂颗粒饲料和冰鲜小杂鱼,日投喂1次,每次2小时内吃完为宜,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3%‑5%;(9)水质管理:利用微生物制剂加强全程水质管理,每10‑12天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3种微生物制剂交替使用,30‑36天轮换一次,其中芽孢杆菌用量为120克/亩·米;光合细菌用量为150克/亩·米;EM菌用量为60克/亩·米;有利于藻相与菌相平衡;高温季节每20天换1/2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稳定水质,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10)轮捕:每周起捕3次,将规格达到60克/只的虾起捕销售,低于此规格的虾放回池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0466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