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摇杆式上肢康复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3164.4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杰;左国坤;宋涛;王云峰;郑华文;徐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摇杆式上肢康复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构成。机械部分主要包括底座、包括直线电机的伸缩摇杆、连接伺服电机的外弧形轨道和内弧形轨道,控制部分主要包括位置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器和直线电机驱动器电压和电流的运动控制卡,显示器以及计算机组成。通过机械部分与控制部分的有机结合,伸缩摇杆能够在三维空间中沿任意轨迹运动,从而为不同程度丧失运动能力的患者提供包括被动训练模式、主动训练模式和助动训练模式的三种训练模式,因此是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适用患者人群广泛、训练模式多样化的低成本上肢康复装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摇杆 上肢 康复 装置 利用 进行 康复训练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摇杆式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的机械部分包括底座(1)、伸缩摇杆(2)、外弧形轨道(3)与内弧形轨道(4);所述的外弧形轨道(3)通过轴承座(61)固定在底座(1)上,其一端通过第一减速机(71)连接第一伺服电机(51);所述的内弧形轨道(4)通过轴承座(62)固定在底座(1)上,其一端通过第二减速机(72)连接第二伺服电机(52);所述的外弧形轨道(3),其半径略大于内弧形轨道(4)的半径,跨立在内弧形轨道(4)上方,并且与内弧形轨道(4)形成一定夹角;所述的伸缩摇杆(2)包括直线电机与设置在直线电机外部的摇杆壳(12);所述的直线电机包括定子(17),以及套接在定子(17)上的动子(16);所述的动子(16)与摇杆壳(12)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17)相对动子(16)作直线运动;;所述的定子(17)一端通过六轴力传感器(9)与把手(10)相连接,所述的六轴力传感器(9)将来自把手(10)的力信号转换为电压号;所述的伸缩摇杆(2)垂直穿过外弧形轨道(3)与外弧形轨道(4)内部,其摇杆壳(12)底部通过万向球(11)与底座定点位置相连接;以垂直穿过底座定点位置的轴线为中心轴,所述的伸缩摇杆(2)能够沿外弧形轨道(3)与内弧形轨道(4)进行平面绕行运动;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位置传感器(13)、第一光电编码器(81)、第二光电编码器(82)、信号调理器(24)、驱动器(21、22、23)、运动控制卡(25)、计算机(9)以及与计算机(9)相连接的显示器(26);所述的位置传感器(13)与定子(17)相连接、用于记录定子(17)相对动子(16)的位置变化;所述的第一光电编码器(81)与外弧形轨道(3)的另一端相连接,用于记录外弧形轨道(3)偏离中心轴的角度值;所述的第二光电编码器(82)与内弧形轨道(4)的另一端相连接,用于记录内弧形轨道(4)偏离中心轴的角度值;所述的信号调理器(24)与六轴力传感器(9)相连接、用于将六轴力传感器(9)输出的电压信号放大为适合采样的电压信号;所述的三个驱动器为:与第一伺服电机(51)相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器(21),与第二服电机(52)相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器(22),与直线电机相连接的直线电机驱动器(23);所述的运动控制卡(25)通过PCI接口与计算机(19)相连接,用于控制三个驱动器(21、22、23)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9316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