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级玻璃钢容器内表面白化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6430.4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崔伯军;储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级玻璃钢容器内表面白化的处理方法,主要为采用缠绕工艺制得顶封、筒身、底部,然后将顶封头与筒身,筒身与底部进行接缝补强,所述接缝补强采用的是人工手糊补强工艺,其特征在于:人工手糊补强工艺之后,增加贴合脱模布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对人工手糊补强的最外层-补强玻璃钢层加糊一层与树脂固化后不相粘合的化学纤维脱模布,然后在静置固化完全后,撕去化学纤维脱模布,完成该工艺。本工艺无需在树脂中添加蜡液,也不需加热后固化处理,即可以获得充分固化的补强内表面,彻底杜绝了白化问题;化学纤维布柔软,因而在手糊过程中对于弧面,拐角等区域施工方便,效率高,更好地保证了制品的内表面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级 玻璃钢 容器 表面 白化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食品级玻璃钢容器内表面白化的处理方法,主要为采用缠绕工艺制得顶封、筒身、底部,然后将顶封头与筒身,筒身与底部进行接缝补强,所述接缝补强采用的是人工手糊补强工艺,其特征在于:人工手糊补强工艺之后,增加贴合脱模布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对人工手糊补强的最外层‑‑‑‑‑‑补强玻璃钢层加糊一层与树脂固化后不相粘合的化学纤维脱模布,履盖该补强区域糊制的补强玻璃钢层表面,然后在静置固化完全后,撕去化学纤维脱模布,完成该工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6643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