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对称分流式电流互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013.4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魏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孝铭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38/32;G01R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种采用环形对称结构的分流式电流互感器,采用分流方法把CT线圈上通过的主电流降低到一次额定电流的1/5或者更小,从而大大地减少CT线圈的体积,材料损耗及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显著。采用分流柱加装辅助CT的方法,通过调节R2阻值大小,实现CT线圈输出电压角度可以调节的目的,攻克高精度电流互感器输出电压角度不可调整的难关,为简化工艺,低成本批量生产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开拓一个新的途径。通过调节CT线圈输出电阻R1,可以调节CT线圈输出电压的幅值且可以微调输出电压的角度。反复调节R1,R2电阻的大小,可以达到CT线圈的输出电压幅值和角度都达到0.1级精度的设计目标。分流式电流互感器是对上百年来使用的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一次结构设计、调节手段及制造工艺上的一次创新。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对称 分流 电流 互感器 | ||
【主权项】:
采用环形对称的分流式电流互感器结构,是对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结构设计、电磁场分布以及制造工艺上的一次重大的创新;分流式电流互感器的CT线圈的输出电压有较大的角差,环形对称分布的分流方式,则是对CT线圈的输出电压产生最小角差的一种分布方式;CT线圈在主电流i1所产生磁通Φ1,旁路电流i21,i22,i23所产生的旁路磁通Φ21,Φ22,Φ23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感应电流及输出电压,如果在设计和制造上,尽可能实现Φ21+Φ22+Φ23的矢量和接近于零,我们就能实现CT线圈输出电压与母排电流i1之间角差较小的目的,为今后提出角差可调整方法创造有利的条件;此结论推广到环形对称结构中,对称分布的分流柱个数为n*3时都是适用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孝铭,未经魏孝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630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