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导波同端激励与接收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103.2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煜;吴晶晶;谭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34 | 分类号: | G01N29/34;G01N29/3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超声导波同端激励与接收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包括端盖、碟片弹簧、永磁铁、阻尼元件、磁致伸缩元件、基座、螺线圈骨架、自润滑轴承、螺线圈;以基座为基准,依次将磁致伸缩元件、阻尼元件和永磁铁固定在基座的圆柱形凹槽内,前端通过碟片弹簧与端盖形成的预紧机构预紧;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超声导波同端激励与接收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检测距离长,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宜于旋转机械在线检测,而且不影响机械工作,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超声导波换能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导波 激励 接收 超磁致 伸缩 换能器 | ||
【主权项】:
一种超声波导波同端激励与接收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碟片弹簧(2)、永磁铁(3)、阻尼元件(4)、超磁致伸缩元件(5)、基座(6)、螺线圈骨架(7)、自润滑轴承(8)、螺线圈(9);所述的基座(6)为圆柱形,所述的基座(6)底端外侧径向延伸有环状凸起,基座(6)前端的中心部轴向设有圆柱形凹槽(10);所述的超磁致伸缩元件(5)、阻尼元件(4)和永磁铁(3)为圆柱形;所述的超磁致伸缩元件(5)放置于圆柱形凹槽(10)底端,所述的阻尼元件(4)放置于超磁致伸缩元件(5)前端,且与超磁致伸缩元件(5)前端面接触,所述的永磁铁(3)放置于阻尼元件(4)前端,且与阻尼元件(4)前端面接触;所述的超磁致伸缩元件(5)、阻尼元件(4)和永磁铁(3)中心同轴;所述的端盖(1)通过螺纹与基座(6)连接;所述的碟片弹簧(2)放置于端盖(1)内部永磁铁(3)前端,且碟片弹簧(2)小径端与永磁铁(3)前端面接触,大径端与端盖(1)内表面接触;所述的自润滑轴承(8)套置在基座(6)上且卡接在基座(6)外侧环状凸起前端,所述的自润滑轴承(8)与基座(6)为固定连接;所述的螺线圈骨架(7)套置在自润滑轴承(8)上且为固定连接;所述的螺线圈(9)由套置在螺线圈骨架(7)外侧的激励线圈(11),和套置在激励线圈(11)外侧的检测线圈(12)组成;所述的激励线圈(11)与螺线圈骨架(7)为过盈配合;所述的检测线圈(12)与激励线圈(11)为过盈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210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类以及表面保护薄膜
- 下一篇:稀土永磁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