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3629.2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德田浩之;深水浩二;古田土稔;布施亨;细川明美;泽修平;大桥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4/587;H01M10/052;H01M10/0525;H01M10/0568;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循环和保存等耐久特性得到改善的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是具备含有锂盐和溶解其的非水系溶剂而成的非水系电解液、能够吸留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以及正极的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上述负极包含由菱面体晶率为0%~35%的石墨粒子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且上述非水系电解液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由此提供解决了上述课题的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 |
||
搜索关键词: | 水系 电解液 二次 电池 | ||
【主权项】:
1.一种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是具备非水系电解液、能够吸留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以及正极的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含有锂盐和溶解该锂盐的非水系溶剂,该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包含由菱面体晶率为0%~35%的石墨粒子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且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X和Z表示CR12、C=O、C=N-R1、C=P-R1、O、S、N-R1、P-R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Y表示CR12、C=O、S=O、S(=O)2、P(=O)-R2、P(=O)-OR3;式中,R和R1为氢、卤素、或者可以具有官能团的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2为可以具有官能团的碳原子数1~20的烃基;R3为Li、NR44或者可以具有官能团的碳原子数1~20的烃基;R4为可以具有官能团的碳原子数1~20F的烃基,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和m表示0以上的整数;W为与所述R意思相同的范围,W与所述R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8002362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化群集的结构注解的放置
- 下一篇:应用窗口的自动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