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速转向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9586.6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凯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凯达 |
主分类号: | B62D11/02 | 分类号: | B62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212 辽宁省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差速转向传动系统涉及一种控制履带转向和行走的系统。主要是为解决现有控制履带转向和行走的系统造价高等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装在发动机主轴上的驱动轮固定盘,驱动轮固定盘上有驱动轮主动移动盘、从动移动盘及离合器分离轴承,支撑架和动力输入轴用健连接,离合器轮毂压在驱动轮固定盘上,弹簧顶在驱动轮从动移动盘和离合器轮毂上;装在芯轴上的从动轮固定盘上有从动轮移动盘,定位套管装在芯轴上,弹性挡圈卡在从动轮定盘轴孔上,深沟球轴承装在支架上,摩托车变速V带挂设在驱动轮主动移动盘、驱动轮固定盘、从动轮移动盘、从动轮固定盘之间及驱动轮从动移动盘、驱动轮固定盘、从动轮移动盘、从动轮固定盘之间形成的皮带槽中。优点是造价低。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传动系统 | ||
【主权项】:
差速转向传动系统,包括驱动轮固定盘(7),其特征是:驱动轮固定盘(7)的轴筒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套装在中、小型履带式车辆及机器人内发动机主轴(26)上,驱动轮主动移动盘(5)和驱动轮从动移动盘(8)都套装在驱动轮固定盘(7)的轴筒上,驱动轮主动移动盘(5)和驱动轮从动移动盘(8)分别位于驱动轮固定盘(7)盘体的两侧,驱动轮固定盘(7)上还套装有离合器分离轴承(4),离心式离合器(11)的支撑架通过压紧螺栓(13)固定在发动机主轴(26)上,离心式离合器的支撑架和发动机主轴用健(15)连接,离合器轮毂(10)通过锁紧螺母(12)压紧在驱动轮固定盘(7)上,弹簧(9)的一端顶在驱动轮从动移动盘(8)上,另一端顶在离合器轮毂(10)上;还包括芯轴(22),两个从动轮固定盘(17)的轴筒都通过角接触球轴承(18)套装在芯轴(22)上,两个从动轮移动盘(16)套装在从动轮固定盘(17)的轴筒上,两个从动轮移动盘(16)之间设有角接触球轴承(18),两个从动轮移动盘(16)位于两个从动轮固定盘(17)的盘体之间,定位套管(19)套装在芯轴(22)上并用圆螺母(21)定位,定位套管(19)位于芯轴(22)和从动轮固定盘之间,孔用弹性挡圈(25)卡在从动轮固定盘的轴孔上,从动轮固定盘(17)的动力输出端上装有深沟球轴承(23),深沟球轴承(23)固定在支架(24)上,还有两条摩托车变速V带(6),其中一条摩托车变速V带(6)挂设在驱动轮主动移动盘(5)和驱动轮固定盘(7)之间形成的皮带槽及一个从动轮移动盘(16)与一个从动轮固定盘(17)之间形成的皮带槽中,另一条摩托车变速V带(6)挂设在驱动轮从动移动盘(8)和驱动轮固定盘(7)之间形成的皮带槽及另一个从动轮移动盘(16)与另一个从动轮固定盘(17)之间形成的皮带槽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凯达,未经马凯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50958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