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6765.1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1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忠健;王英男;韩悟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佳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G01R31/08;B62D5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机器人,它涉及一种机器人,以解决输电线路巡检作业利用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危险性大、效率低;利用航测法巡检安全性差、巡检费用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本体、两套短臂和两套长臂,所述的本体包括控制模块、红外热像仪、超声波测距仪、激光传感器、电磁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弧形轨道,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观察窗,两套短臂位于弧形轨道的上方且沿输电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两套短臂位于两套长臂之间,两套长臂沿输电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本体的两端;两个滚行轮位于输电线的上部,两个滚行轮位于输电线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巡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智能 巡检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包括本体(1)、两套短臂(2)和两套长臂(4),所述的本体(1)包括控制模块(1‑1)、红外热像仪(1‑2)、超声波测距仪(1‑3)、激光传感器(1‑4)、电磁传感器(1‑5)、倾角传感器(1‑6)和光电传感器(1‑7);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弧形轨道(1‑8),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观察窗(1‑10),红外热像仪(1‑2)的图像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1)的图像信号输入端连接,超声波测距仪(1‑3)的测距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1)的测距信号输入端连接,激光传感器(1‑4)的激光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1)的激光信号输入端连接,电磁传感器(1‑5)的电磁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1)的电磁信号输入端连接,倾角传感器(1‑6)的倾角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1)的倾角信号输入端连接,光电传感器(1‑7)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1)的电信号输入端连接,两套短臂(2)位于弧形轨道(1‑8)的上方且沿输电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两套短臂(2)位于两套长臂(4)之间,两套长臂(4)沿输电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本体(1)的两端;每套短臂(2)包括带有滑动轮的电机(2‑1)、第一伸缩机构(2‑2)、第一旋转机构(2‑3)和第一手爪(2‑4),第一旋转机构(2‑3)包括第三电机(2‑3‑1)和第一转盘(2‑3‑2),第一手爪(2‑4)包括第一液压驱动装置(2‑7)、第一抓握机构(2‑6)和第一滚行机构,第一抓握机构(2‑6)包括多个第四连杆,多个第四连杆中的相邻两个第四连杆端部铰接,第一滚行机构包括第一上滚行机构(2‑8)和第一下滚行机构(2‑9),第一上滚行机构(2‑8)包括第四电机(2‑8‑3)、第一带传动机构(2‑8‑2)和两个第一滚行轮(2‑8‑1),第一下滚行机构(2‑9)包括第五电机(2‑9‑3)、第二带传动机构(2‑9‑2)和两个第二滚行轮(2‑9‑1),带有滑动轮的电机(2‑1)的滑动轮置于弧形轨道(1‑2)内,带有滑动轮的电机(2‑1)与第一伸缩机构(2‑2)一端连接,第一伸缩机构(2‑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机(2‑3‑1)连接,第三电机(2‑3‑1)的输出轴竖向设置,第三电机(2‑3‑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转盘(2‑3‑2),第一转盘(2‑3‑2)固接有第一液压驱动装置(2‑7),第一液压驱动装置(2‑7)的驱动杆的端部与第一抓握机构(2‑6)的两个相交叉的连杆的相交处铰接,第一抓握机构(2‑6)的两个输出端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分别与第一上滚行机构(2‑8)和第一下滚行机构(2‑9)连接,第一上滚行机构(2‑8)设有两个第一滚行轮(2‑8‑1),两个第一滚行轮(2‑8‑1)沿输电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第一下滚行机构(2‑9)设有两个第二滚行轮(2‑9‑1),两个第二滚行轮(2‑9‑1)沿输电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第四电机(2‑8‑3)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2‑8‑2)与两个第一滚行轮(2‑8‑1)传动连接,第五电机(2‑9‑3)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2‑9‑2)与两个第二滚行轮(2‑9‑1)传动连接,两个第一滚行轮(2‑8‑1)位于输电线的上部,两个第二滚行轮(2‑9‑1)位于输电线的下部;每套长臂(4)包括液压旋转机构(4‑1)、第二伸缩机构(4‑2)、弯曲机构(4‑3)、旋转机构(4‑4)和第二手爪(4‑5),液压旋转机构(4‑1)包括第二液压驱动装置(4‑1‑1)、内齿圈(4‑1‑3)和齿轮轴(4‑1‑2),旋转机构(4‑4)包括第六电机(4‑4‑1)和第二转盘(4‑4‑2),第二手爪(4‑5)包括第三液压驱动装置(4‑7)、第二抓握机构(4‑8)、第二上滚行机构(4‑6)和第二下滚行机构(4‑9),第二抓握机构(4‑8)包括多个第五连杆,多个第五连杆中的相邻两个第五连杆端部铰接,第二液压驱动装置(4‑1‑1)的一端与本体(1)固接,第二液压驱动装置(4‑1‑1)的驱动杆的端部与内齿圈外壁(4‑1‑3)连接,内齿圈(4‑1‑3)与齿轮轴(4‑1‑2)的一端啮合,齿轮轴(4‑1‑2)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机构(4‑2)的一端连接,第二伸缩机构(4‑2)的另一端与弯曲机构(4‑3)的一端连接,弯曲机构(4‑3)的另一端与第六电机(4‑4‑1)连接,第六电机(4‑4‑1)的输出轴竖向设置,第六电机(4‑4‑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二转盘(4‑4‑2),第二转盘(4‑4‑2)上固接有第三液压驱动装置(4‑7),第三液压驱动装置(4‑7)的驱动杆的端部与第二抓握机构(4‑8)上的两个相交叉的连杆的相交处铰接,第二抓握机构(4‑8)的两个输出端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分别与第三上滚行机构(4‑6)和第三下滚行机构(4‑5)连接,第三上滚行机构(4‑6)上设有两个第三滚行轮(4‑6‑1),两个第三滚行轮(4‑6‑1)沿输电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第三下滚行机构(4‑9)设有两个第四滚行轮(4‑9‑1),两个第四滚行轮(4‑9‑1)沿输电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两个第三滚行轮(4‑6‑1)位于输电线的上部,两个第四滚行轮(4‑9‑1)位于输电线的下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佳泰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佳泰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2667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线路补修管
- 下一篇:几乎不含亚基的糖蛋白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