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的双色切换发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7877.0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2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蔡玲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耕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2 | 分类号: | B60Q1/32;B60R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海庆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的双色切换发光结构。其设于汽车后视镜外侧边位置处,包括多面向反射基板、长形导光条、透光罩壳、电控模块、灯色与发光模式均相异的第一、第二投光LED灯组,其中,第二投光LED灯组为闪烁发光模式,第一投光LED灯组与汽车大、小灯同步点亮,第二投光LED灯组与汽车方向灯同步点亮,方向灯与大小灯同步点亮,第二投光LED灯组运作优先;透光罩壳为凸出于汽车后视镜外侧边表面的型态而具有凸出端壁、顶侧缘及底侧缘,长形导光条顶侧的正向面部位低于长形导光条凸出高度而形成一顶部透光侧。以此设计,使本实用新型达到发光型态多元化而兼具较佳警示、标示、辅助照明功能及装饰性效果的实用进步性。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视镜 切换 发光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后视镜的双色切换发光结构,所述汽车后视镜包括一装设端、一外侧边、一顶侧以及一底侧;所述双色切换发光结构设置于该汽车后视镜的外侧边中间高度位置处呈横置向延伸型态,其特征在于:该双色切换发光结构包括:一多面向反射基板,为多面向板体型态而界定形成有一正向面、呈弧弯状态的一外侧向面以及一底侧向面,该正向面呈横向延伸型态,该外侧向面及底侧向面则分设于该正向面的外侧及底侧;至少一长形导光条,设于该多面向反射基板的正向面,该长形导光条界定形成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二端延伸至该外侧向面;采用第一灯色的第一投光LED灯组,设置于该长形导光条的第一端对应位置处,该第一投光LED灯组的发光模式为长亮模式;采用第二灯色的第二投光LED灯组,设置于该长形导光条的第二端对应位置处,该第二投光LED灯组的发光模式为闪烁模式,所述第二灯色与所述第一灯色为相异的色彩;一透光罩壳,罩盖于该多面向反射基板外部,该长形导光条容置于该透光罩壳中;一电控模块,设于该多面向反射基板内控制切换发光模式,该电控模块包括控制电路板、发光连结线路、控制线路;该发光连结线路连结该第一投光LED灯组及第二投光LED灯组,该控制线路则与该汽车的大、小灯线路及方向灯线路连结;一外侧LED灯组,设于该多面向反射基板的外侧向面,与该电控模块电性连结,该外侧LED灯组包括一个以上外侧向投光LED;该透光罩壳为凸出于该汽车后视镜外侧边表面的型态而界定形成有一凸出端壁;一顶侧缘及一底侧缘,形成于该透光罩壳的顶端及底端且与该凸出端壁连接,该顶侧缘及底侧缘均为凸出于该汽车后视镜外侧边表面的型态;该多面向反射基板所设长形导光条顶侧的正向面部位低于长形导光条的凸出高度而形成一顶部透光侧;该电控模块的发光控制切换模式为该第一投光LED灯组与汽车的大、小灯呈同步点亮状态,该第二投光LED灯组与汽车的方向灯呈同步点亮状态,汽车的方向灯与大、小灯同步点亮,则该电控模块择一发光控制模式,该第二投光LED灯组运作优先而关闭第一投光LED灯组,汽车的方向灯关闭,则点亮该第一投光LED灯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耕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耕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25787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体
- 下一篇:一种摆臂式托吊联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