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塑料、橡胶、废油一次性产汽柴油天然气电脑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6078.5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伟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G1/10;C10G55/06;C10G3/00;C10L3/08;C09C1/4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塑料、橡胶、废油一次性产汽柴油天然气电脑控制设备,包括自动进料装置,反应釜,分馏及精馏装置,冷却器,油水气分离装置,油品处理装置,油品精致处理器,油品催化剂处理装置,油品催化剂装置和气体贮存装置等,整体流水线采用全电脑控制,解决了以往的设备劳动强度大、工作周期长、污染大、安全系数低、能源消耗大、反应速度慢、反应不彻底、出油率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工艺简单,裂解温度低,成本低,且生产的燃油品质较好,易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橡胶 废油 一次性 柴油 天然气 电脑 控制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废塑料、橡胶、废油一次性产汽柴油天然气电脑控制设备,整套设备与电脑控制系统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进料装置(39),与其相连的第一反应釜(1)和第二反应釜(2);第一反应釜(1)与第一冷却器(4)相连,第一冷却器(4)分别连接第一油水气分离装置(8)、第二油水气分离装置(9)、分馏及精馏装置(3)、第二冷却器(5)和第三冷却器(6);第一油水气分离装置(8)、第二油水气分离装置(9)均连接第一油品处理装置(18)、第二油品处理装置(17)和第二油品精致处理器(16),分馏及精馏装置(3)与第三冷却器(6)相连,第三冷却器(6)与第一油品精致处理器(10)和第三油品精致处理器(22)相连,第二冷却器(5)连接第三油水气分离装置(20)和第四油水气分离装置(21),第三油水气分离装置(20)、第四油水气分离装置(21)连接第三油品处理装置(32)、第四油品处理装置(31)和第四油品精致处理器(30);第二油品精致处理器(16)还连接有与第一油品催化剂装置(15)相连的第一油品催化处理装置(11)和与第二油品催化剂装置(14)相连的第二油品催化处理装置(12),第四油品精致处理器(30)还连接有与第三油品催化剂装置(29)相连的第三油品催化处理装置(23)和与第四油品催化剂装置(28)相连的第四油品催化处理装置(24);第三油品精致处理器(22)还连接有第五油品精致处理器(25)和第六油品精致处理器(27);第一油品催化处理装置(11)、第二油品催化处理装置(12)、第三油品催化处理装置(23)和第四油品催化处理装置(24)均连接有气体缓冲装置(33);第一油品精致处理器(10)、第五油品精致处理器(25)和第六油品精致处理器(27)均连接油品自然过滤装置(34);第一油品精致处理器(10)和第三油品精致处理器(22)分别与过滤机(41)相连;该设备还设有四个气体贮存装置:第一气体贮存装置(7)、第二气体贮存装置(19)、第三气体贮存装置(13)、第四气体贮存装置(26),第一气体贮存装置(7)上连接有第一气体防回火装置(35),第二气体贮存装置(19)上连接有第二气体防回火装置(36),第三气体贮存装置(13)上连接有第三气体防回火装置(37),第四气体贮存装置(26)上连接有第四气体防回火装置(38);第三油品处理装置(32)、第四油品处理装置(31)、第四油品精致处理器(30)、第三油品催化剂装置(29)、第四油品催化剂装置(28)、第六油品精致处理器(27)、第四气体贮存装置(26)、第五油品精致处理器(25)、第四油品催化处理装置(24)、第三油品催化处理装置(23)、第三油品精致处理器(22)、第四油水气分离装置(21)、第三油水气分离装置(20)均通过管路与第二气体贮存装置(19)相连;第一油品处理装置(18)、第二油品处理装置(17)、第二油品精致处理器(16)、第一油品催化剂装置(15)、第二油品催化剂装置(14)、第三气体贮存装置(13)、第二油品催化处理装置(12)、第一油品催化处理装置(11)、第一油品精致处理器(10)、第二油水气分离装置(9)、第一油水气分离装置(8)均通过管路与第一气体贮存装置(7)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伟,未经刘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23607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电源用电池智能接入方法
- 下一篇:用于不压井起下作业装置的管引导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