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式锥形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3098.7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0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军;高鑫;石璞;靳洪胜;刘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26;B01F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式锥形反应器,可大量制造纳米、微纳米粒子,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本反应器含有反应器外壳、反应器盖子、雾室、二次成核分散室、旋转盘、固定板、搅拌轮、气室、传动杆、输料管、出料管。其中,设置在腔体中间的固定板将腔体分为成核生长室和晶化生长室。成核室上部的雾室通过输料管与二次成核分散室相连。传动杆位于反应器中央,下部设有搅拌轮,反应器底部设有传动杆校准装置和气室。本实用新型反应器首次引入二次成核装置。整个反应过程可在常温下进行,生产工艺环保。集成核、晶体成长于一体且具有分散、搅拌、通气功能,因此应用范围广泛。整个操作过程简便、自动连续适合规模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反应器 | ||
【主权项】:
雾式锥形反应器含有出料管(2)、反应器外壳(3)、搅拌轮(6)、旋转盘(7)、反应器盖子(8)、传动杆(9)、雾室(11)、输料管(14)、二次成核分散室(17)、固定板(19)、气室(21),其特征在于:反应器由中间的固定板(19)分隔成为成核分散室(18)和晶化生长室(20),成核分散室(18)顶部设有雾室(11),雾室(11)下部由输料管(14)与二次成核分散室(17)连通;二次成核分散室(17)下部是可快速旋转的旋转盘(7);晶化生长室(20)设有搅拌轮(6)和气室(21);传动杆(9)位于反应器中央,贯穿二次成核分散室(17)、固定板(19)、搅拌轮(6);传动杆(9)下部与气室(21)顶部的轴承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23309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陶瓷规整波纹填料
- 下一篇:一种液体和粉状物挤压混合装置